只是好景不长,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原主的父亲牺牲在了战场上,虽然有烈士遗孤的补贴,但原主毕竟已经嫁人结婚了,补贴也大打折扣。
而且原主的父亲却是真正有善心的人,他的工资除了一小部分补贴给女儿,大部分都寄给了牺牲的战友家里,资助孤儿寡母,所以除了一套京城的房子,什么也没有留下。
在给岳父办完葬礼后,收拾东西的时候,殷学正发现了岳父留下的账本,就延续了这件事,把岳父的补贴都按月寄给那些孤儿寡母,偶尔困难的时候,还从自己的工资里贴补。
因此家里的生活水平一下子就下降了很多,原主不愿意,和殷学正吵了很多次,但都没有改变他的初衷,还总被他教育要像岳父学习。
要是一直这样,也就是生活中的小事,吵吵闹闹也就过去了。
但是几年后,孩子害不满六岁,殷学正没逃离那场运动,被批为臭老九,不仅要一次次的被□□,还有□□经常到他们家里打砸抢。
殷学正为了保护妻儿一次次被打伤,但他是个书生身体,哪怕尽全力也没办法护好妻儿,原主在又一次被打伤之后,彻底爆发,闹着要和殷学正离婚。
为了妻儿能逃过那场劫难,殷学正答应了,并在离婚后不久就被下放到偏远农场接受改造。
而原主带着儿子改嫁给了一个带着一儿一女的鳏夫,她的新丈夫是一个革委会的小头目,在当下有点权力,原主改嫁后不仅不用整天提心吊胆了,而且还被安排了一份工人的工作。
原主喜不自胜,为了能在夫家立足,不再被赶出去被欺负,原主可谓是对丈夫百依百顺,对着继子继女也是细心呵护,在亲身儿子和继子继女起冲突的时候,一味的偏袒继子女,对亲儿子非打即骂。
原主的想法很简单,你是臭老九的儿子,如果你和继子女起了冲突,被丈夫赶出去,那不仅影响自己,你也不会有什么活路,所以原主一味的叫儿子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