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了十几天,马上就要过元宵了,这年头可没什么花灯之类的,也就是全家一起吃个团圆饭。
大河村这边的元宵不是什么汤圆,而是用面粉包的元宵果,里面的馅是萝卜丝,红豆沙,咸菜之类的,有小孩拳头那么大。
包好了就上锅蒸,熟了之后拿出来晾着,这个和粽子一样能放很久,下次要吃了,蒸熟就行,特别简单。
林妈准备了特别多,打算让林夏和四爷带去省城慢慢吃,也可以当特产送人什么的。
正包着呢,周大婶来了。
她是老找林妈的,来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期期艾艾的。
林妈过去和她说了几句,就回房拿了20块钱给她,还准备了一海碗的元宵果塞给她。农村就是这样,谁家做了吃食,每家都会送一碗,也会接别人家送的,是个礼数。
林夏没听到周婶说了什么,等林妈一回来,就好奇的问,“周婶向你借钱吗?”
“是啊,说是她家老三老四十六就要上学了,但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向我借点周转周转,等下次建国寄了钱就还。”
“她家会没钱?张芸芸光彩礼不都有300嘛”林大嫂不信,她们都是看到了的,周家给的彩礼,张家都给张芸芸带了回去。
“你以为芸芸那个妮子会舍得拿出来?”林母不以为意,要是愿意拿,早就拿了,拖到现在不就是舍不得嘛。
“那周家人会肯?那可是300呢,还有一块手笔,也得几十吧,周建国当兵也没挣这么多吧。”
“周家之前用了不少建国挣的,这次的彩礼,周家人肯定也补贴了”这年头大家结婚都难,想要办的好看,都是要一家人补贴的,尤其是彩礼,很多人都是借的,等婚后还是要还回去的。
“那张芸芸一毛不拔,周家不得闹翻了天啊。”
果然,元宵节的晚上,周家就大闹特闹,不仅是周家一家,周大嫂的娘家李家和张家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