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仁王能够感觉到,桦地的反应速度要比玉川快。
这种反应速度的快,不仅仅是两个人本身能力的差距,还有……还有什么呢?
仁王投入了更多精神力去感知。
他并不希望自己的精神力影响到比赛,因此将精神力化作细雨,不断降低精神力的存在感,去做精细操控。
很快他就发觉了比赛中的两个人的不同。
玉川很明显在思考,在布局,在试图改变局面。他想得很多,逻辑大概也是顺畅的,但计算能力还不到卓越的程度,因此这种程度的思考,会一定程度上拖慢他的反应速度。
另一边的桦地则是另外的打法。
并不需要严密的计算,那一双眼睛非常干净,更像是直觉性的打法。
直觉系不是什么贬义词,切原也是偏向于直觉系的打法。这种打法能不能打出名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球员本身是否拥有对应的天赋,也就是通俗所说的球感和阅读比赛的直觉。
这当然可以通过大量比赛去积累经验,继而锻炼得越来越强,但实际上最开始的天赋也是天生的。有些人就是天性更敏锐,那么积累经验的效率也就会更高。
切原在这上面有独特的天赋。
而面前的桦地也有。
或许等到赛后,让切原和桦地比赛时,才能看出更多桦地的底细。
现在的玉川……差的有些远。
仁王说不上失望。他对玉川原本就没有太大的希望,眼下只是认为玉川的实力和他的评估没有太大的误差罢了。
如果这样的程度都被认为明年一定能成为正选,那么立海大现在的二年生和一年生的实力也未免太弱了一些。要考虑给他们加训吗?或者增加一些练习赛的机会,再辅助一些激励手段,让这些人更有动力努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