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许多人理解里的“欺诈师仁王雅治”,而是更本质的,或者说更简单的那个“仁王雅治”。
他没有闭上眼睛,除去呼吸以外,精神力和五感也辅助着他更精确地定位种岛在球场上的位置。但他并没有刻意去分析这些,而是让身体自然接受这些信息,然后按照自己最舒服的攻击节奏去打球。
在后山进行车轮战时他仿佛看到了更多的东西,看到了能够直接得分的“关键节点”,视野在他面前划分成网格,只需要按照网格中的通路击球就一定能得分。
种岛很快就发现,自己的“不会无”真的失去了效果。
这小子……
他重新现出身形,不想因为无效的招数而消耗太多体力。
这可是三局制的比赛!
前三招“无”都失去效果,更需要时机和精神力布局的“更互无”,种岛在局末时尝试了一次。仁王的精神力确实被迷惑了,但呼吸给了他提示,他的身体几乎是自动动了起来,本能做出了回应。
这是一个自由球,仁王的回击带着一点勉强的意味。种岛抓住机会得分,让赛点后延。
但种岛嘴上带着笑,心里却明白情况很不妙。
既然能勉强回击……那下一次就更难欺骗到仁王的精神力了!
连“更互无”也失去效果,难道真的要用最后一招吗?!
网球比赛,大部分的击球还是凭借扎实的基本功进行对攻,只在最关键的时刻采用“招数”,让比赛“一锤定音”。种岛的“招数”失去效果,那么他自然就被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