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是我们供销社的,是我替亲戚从粮站淘换来的。你要是需要就先拿走,我再给他淘换。”
听说是售货员给别人淘换的,夏菊花就看了王彩霞一眼,见她微微点头,又重新谢了售货员一回,不客气的把那五把挂面也收下了。
钱还真是王彩霞给她垫上的,不过只垫了两斤红糖的钱——人家王彩霞是来正常上班,兜里装的就是希望买点供销社可能出现处理品的钱,没带多少。
不过副食组的售货员说了,让王彩霞下午给她带来就行,说着还向王彩霞直眨眼睛。夏菊花装做没看到两人之间的眼神交流,出了供销社还在跟王彩霞说着感谢那个售货员的话。
王彩霞悄悄对她说:“你要感谢就感谢我们主任。小陈想转正,最听我们主任的话。她眼神又好,主任几次跟你说话她肯定都看见了。”
夏菊花这才明白其中的门道,笑着说:“那不管是她还是主任,我都不谢了,只感谢你。要不是你我也认识不了主任,哪儿能占这么大的便宜。”
可不就是便宜吗,别的农民想买点红糖费老劲了,供销社竟然在到货之后先“处理”一波,这才让来时还担心不已的夏菊花,因祸得福满载而归。
王彩霞也被她逗乐了,刚想说什么就听到街上传来了一阵嘈杂声,定睛一看原来竟是几个红小队绑了好几个人,一路骂骂咧咧的走过来。
王彩霞不认识被拴的人,夏菊花却很熟悉,正是刘四壮夫妻还有他们的一儿一女,最后头跟着的,竟是垂头丧气的刘二壮。好在刘二壮没被绑着,看来是他跟着是想听听红小队要怎么处理刘四壮一家。
刘二壮也看到跟王彩霞站在一起的夏菊花,嘴张了张又闭上,低下头红着脸随红小队的一起走过供销社门口。
王彩霞小声说:“不知道谁家又倒霉让红小队盯上了,把一家子都抓住了。”
夏菊花看着走远的人群,用同样的音量说:“这家子被抓可一点不冤枉,那是我最小的小叔子一家。”
王彩霞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夏菊花一眼,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你不是早让你婆婆家给赶出门了吗?”
所以传言什么的,与真相出入还是挺大的。王彩霞虽然去过平安庄,可夏菊花并没跟她详细说过家里的事儿,王彩凤也没时间跟王彩霞说。
现在王彩霞竟说自己被婆婆赶出门,一定是因为她在饭店门口怼孙桂芝的话,不知被人传了几手,成了这个结论。不过夏菊花并不觉得这个结论不好,带着些无奈说:
“那个跟着走没被绑的是我二小叔子,他和我三小叔子一家,这些年暗地里没少帮我们娘三个。被绑着的那是老四一家子,昨天晚间老四把老三脑袋给开了瓢,老三媳妇不服气,上公社把他给告了,红小队这才去我们平安庄抓人。”
至于刘四壮半夜带着媳妇孩子跑去老丈人家的事儿,夏菊花没说。不是想给刘四壮一家人留脸,而是觉得没有说的必要——只要看着刘四壮一家子被红小队收拾了,夏菊花心里就挺高兴。
王彩霞还真是听到过夏菊花在饭店门前跟妯娌吵架的传言,因为主角是夏菊花又特意详细的打听过,当然知道刘四壮的媳妇不是个东西,听说刘四壮打破了亲哥哥的头,认为这两口子活该。
两人就此又说了几句,约定好王彩霞去拉花生的时间,夏菊花就挎着借来的包袱皮包着的红糖和挂面,心情轻松的回了平安庄。
回了家夏菊花才觉出饿来,一口气吃了两个饼子,又歇了半个小时,才干劲十足的重新炒起花生来——她的性格就是这样,不应是不应,答应别人的事儿就会全力做好。
王彩凤见婆婆去了公社一趟,回来面色不象自己去老院前那么难看,一边替夏菊花看着火一边问:“娘,听说红小队把孙桂芝他们抓住了,你在公社看着没有?”说不定婆婆就是特意去公社看刘四壮一家子笑话去的,要不咋回来就这么高兴。
夏菊花听了一笑:“我倒是看着了,不光是孙桂芝和刘四壮被抓了,还有他们家的志亮和红娟也一起被抓了。”说到这儿夏菊花自己也觉得奇怪起来:“红小队咋把他们两个也一起抓起来了呢?”
按说刘四壮打完人跑了,孙桂芝领着他跑回娘家算是包庇,可刘志亮和刘红娟都是半大的孩子,红小队不应该连他们一起抓才对。
何况刘二壮跟着呢,他对刘四壮两口子再有意见,也不能不替刘志亮和刘红娟跟红小队求情吧。还有孙桂芝的娘家人呢,就那么看着红小队把两个半大孩子一起带走?
是,红小队的人都不大讲理,可刘志亮和刘红娟的年纪摆在那儿呢,有人替他们讲情的话,红小队也不会真把气出到两个半大孩子身上,他们天天打倒坏分子,忙着呢,抓两个半大孩子又哭又叫,闹不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