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奉天殿内。
中官管炎等底下群臣山呼了三声皇上万岁后,踏前一步,尖着嗓子喊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宇皇听着管炎的话,还打了一个哈欠。
等了几个呼吸,不见有本,宇皇轻轻一挥手,准备散朝。
忽一人,从列中走出,在大殿当中跪下,“臣兵部侍郎潘文田有本呈奏。”
说着,已将手中奏本托举过头顶。
宇皇面部没有任何表情,轻轻一挥手,管炎便走到下方,接了潘文田的奏本。
潘文田见奏本收走,叩首道:“皇上,臣要参的是江南道通合府境内的凤阳卫,卫指挥使薛九野,薛屯田期间,以兵外用,废驰政事,以至引水渠耗资已过半数,然实际工事,却不足三分之一。如此荒废工事,徒耗钱财之举,实乃我大宇之蛀虫!”
宇皇接了奏本,听着潘文田在台下启奏,微微眯了眯眼,看向群臣。
“众位爱卿,你们都听到了,该如何处置?”
殿下群臣,交头接耳,私语了一阵,无人高声回应。
站在群臣之首的翁世吉,身子未动,斜睨了一眼潘文田,心中疑惑不止。
虽说潘文田不是薛九野一手提拔上来的,但在兵部这个衙门口,还没有人敢触薛九野的眉头。
这潘文田,今天算是开了一道口子。
既然有此人打头阵,自己不帮一言,也说不过去。
于是,翁世吉启奏道:“皇上,据通合府、通云府等州府回报,今天灾情甚是严重,薛九野所在的凤阳卫,是兵部修建引水渠之关键,如此消耗国帑,其罪不可饶恕。”
有了内阁这位阁老的发言,群臣好像看到了靶子,纷纷有人出言帮衬。
“皇上,薛九野自侍功高,恐有贪污之重大嫌疑,臣等建议着大理寺,对其展开调查。”
“臣附议!”
“臣亦附议!”
哗啦啦,奉天殿内跪倒了一大片。
把跪在正中间的潘文田都给吓了一大跳,额头上的冷汗,都不禁流了下来。
端坐于龙椅上的宇皇,沉吟了片刻后,开口道:“通合、通云两府灾害,皆是去岁隐患导致,薛九野虽去了凤阳卫,却不过两个月,着通政司发文,让其回报具体事由,再行降旨。”
有了宇皇的意见,殿中群臣,这才纷纷站起。
管炎又询问了一遍后,见无人再启奏,便宣布了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