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都说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不离父子兵了。”知道了小太子干了什么的康熙把他找来之后笑着问他,“保成,你怎么想到这么做的?”
“儿臣是想着自己主动说的话,难免会显得刻意,便想着请大哥他们帮忙,给儿臣搭把手,来一个配合。”小太子道,“这样就显得顺理成章一些,也能够让儿臣表明自己的态度。”
说着,小太子看向康熙,然后道,“静额娘照顾儿子多年,便是她不提,也不揽功劳,儿子也铭记于心。”
“如今能够为静额娘出一份力,也算是给儿子一个报答静额娘的机会了。”
听到小太子的话,康熙很是欣慰,即便他不是自己的儿子,但是有谁会不喜欢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呢?
……
不得不说小太子的当众表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康熙立静好为后这件事的进程,因为别管外面关于静好的传闻是怎么样的,但是康熙愿意立静好为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不阻止,而小太子对此又抱着赞成支持的态度,由此可见即便静好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那么也绝对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差。
毕竟立静好为后这件事并不是康熙在一意孤行,前朝的文武百官便是怀疑康熙为情乱智,怀疑小太子年幼好骗,怀疑皇太后老实厚道,总不可能怀疑历经五朝的太皇太后老糊涂了吧?
再加上索额图被康熙拿捏住了,法喀又要讨好康熙,佟国纲不打算插手这件事,所以佟国维再怎么反对也无补于事了。
“朕惟道原天地,乾始必赖乎坤成,化洽家邦,外治恒资乎内职,既应符而作配,宜正位以居尊1……”
按理来说,不论是晋升还是立后的圣旨,都该经由礼部誊写或拟定的,这样才算正式,但是这一次立后的圣旨,却是康熙自己亲手书写的。
等写完之后,康熙并没有交给礼部,而是在回景秀宫的时候把它一并带上了,然后准备就寝的时候,他拿了出来,然后坐到静好的身边,嗓音温柔地、一字一句地亲口念给静好听。
说是一道立后的圣旨,但是听在静好的耳朵里,却更像是康熙写给她的一封情书,字里行间里都透着浓浓的情意。
等康熙念完之后,看向静好道,“朕当初说过了,不会叫你成为众矢之的,可惜朕没有做到,叫你和保宁受委屈了。”
“但是朕说过了会立你为后的,朕做到了。”康熙将手中的圣旨递给了静好,问她,“你高兴吗?”
静好接过康熙手上的那道圣旨,抱在怀里后冲着弯着眼睛笑道:“高兴,特别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