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倒也没有和淑慧长公主争辩什么,一来因为这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二来这是她仅剩的、还活着的孩子了,年轻时性格刚硬的太皇太后现在在面对自己硕果仅存的女儿时,心肠也难免柔软了许多。
“皇后找你做什么?”太皇太后好奇,她们两人平日里可没有太多的交集。
“咱们这位皇后娘娘可了不得。”听到太皇太后问起,淑慧长公主就想起了静好刚刚跟她说过的事情,她道,“您知道她请我进宫的原因是什么吗?”
“她想请我和她一块给适龄的宫女和八旗子弟牵红线。”
“牵红线?”听到淑慧长公主的话,太皇太后有点意外,“这是哪一出?”
见太皇太后感兴趣,淑慧长公主就把静好跟她说的事情都跟她说了,反正既然静好没说要保密,那么这件事显然就不用藏着掖着。
太皇太后听淑慧长公主说完之后,并没有开口说什么,而是陷入了沉思。
反倒是淑慧长公主自己说完了之后还没有住口,继续道,“皇额娘,您说这是皇后的主意,还是皇上的主意?”
“不管是你弟弟也好,皇帝也好,都没少吃过被人钳制的亏,不过皇帝倒是比你弟弟要聪明许多。”太皇太后回忆起顺治和康熙这对父子两人对待多尔衮等人和对待鳌拜等人的做法,忍不住道,“平定三藩之乱的时候,那些议政王大臣们,除了岳乐屡立战功之外,其他那些就别提了,在皇帝的眼里怕都是些吃干饭的。”
按照康熙那样性格的人,他会继续纵容议政王大臣们的势力坐大坐稳吗?当然不可能的,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康熙就计划着瓦解八旗旗主们的势力了。
不过康熙也深知八旗旗主一旦联合起来的话,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但是没关系,康熙很清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所以他当时并没有翻脸,而是将福全和常宁甚至是隆禧这三个兄弟安排进来,让他们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之中有一席之位。
这事儿要放在皇太极时期或者顺治时期的话,那么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必须要有赫赫战功的人才能够成为议政王大臣中的一员,而那时候的福全、常宁并没有,隆禧就更加不用说了,那可是性转版的林妹妹。
但是康熙这么做,其他的议政王大臣却不敢怎么反对,至于原因?
那就很简单了,毕竟他们打了败仗,而且不止一场,如此一来,他们哪里还有什么底气敢和康熙叫板?
要知道皇帝和议政王大臣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这些议政王大臣们本来就理亏,再加上他们可不如他们父辈甚至祖父辈那样威风,所以一时之间,竟然真的叫康熙给压住了他们的势头。
康熙乘胜追击,借着这股东风对那帮议政王大臣们是贬斥的贬斥,表扬的表扬,夺爵的夺爵,奖赏的奖赏,再加上有福全他们三兄弟在当中帮忙,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已经把这些议政王大臣们彻底分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