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这才反应过来皇阿玛居然是在试探他们,他呼出一口浊气,不满的说道:“皇阿玛,您差点把我们都给吓死,您看四弟脸都吓白了。”
“嗯,吓吓你们不是正好,你们对朕就这点信任?”明明是自己不信任他这个皇阿玛,还反过来怪他。康熙心里有些酸。
胤礽辩驳,“这怎么能一样。”
“哪里不一样?”
大阿哥凑过去,“皇阿玛,那四弟他们说的那个事儿您看?”那可是火铳,他做梦都想要有一个。只是那东西是洋人带来的,卖的贵不说,给的还都是洋人淘汰的。
就这,他们还严格控制数量。
若大清能自己研制出火铳来,做什么要看别人的脸色。到时候他要上百十个全部放在床上,晚上就躺在上面睡觉。
见儿子们都对这件事关注,他索性就直说。“康亲王确实提过一嘴,不过他说火铳造价很大,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生产。而且那东西太过危险,朕担心……”他担心一旦大规模生产,会落到有心人手里,对自己、对大清的基业造成危害。
大阿哥却道:“这个好办啊,咱们专门成立一个营不就得了,里面的将士严格管控,将领也都交给信任的人。儿臣不才,愿意做这个马前卒,替皇阿玛开路。”
他算盘打的噼啪响,研究武器肯定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事儿,等有了成果他也成年了。到时候再跟皇阿玛请命上战场,比起皇宫枯燥的生活,他更喜欢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儿臣也愿意。咱们大清人才济济,有一个戴梓未必不能找出第二个来。戴梓能研究出杀伤力大的武器,自然有人能研究出相对应的防具。再则,儿臣记得那些洋枪大部分都很长,并不方便隐藏携带,儿臣以为与其担心它所带来的危害,不如去正视它、研究它。”
他们习惯把洋枪统称为火铳,实际上两者是有很大不同的大部分洋枪比较长,根本不方便携带。就算是短的,藏在袖子里也很容易被发现。
看三阿哥还想开口,康熙赶紧抬手,“行了,朕不过说了一句,你们就有无数句等着朕。既然你们都觉得可行,那就让那个谁试试。朕给他一年的时间,朕会让工部全力配合,若是一年还不能取得成果,朕定当严惩。”
几人喜形于色,太子带头说道:“谢皇阿玛,若是一年没有成果,不用您动手,儿臣都饶不了他。”
康熙平静的看着太子,“希望他对得起你这份信任。”
既然要做,那就要认真对待。康熙亲自接见了戴梓,与他聊了很久,直到天色暗下来才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