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多子多福 青青小艾 873 字 2022-10-05

座钟不比手表,是大件儿,想要打造一个足够精美的座钟,金属的数量必不可少,所以价格比手表要贵好几倍。

也许有人会疑惑,座钟的外壳为何不直接用木头?

张樱以前尝试过,想着清朝的木匠手艺更出众,做出来的座钟在外表上绝对不会逊色于金属外壳的,价格更低,也许能走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然而当那些木制外壳的座钟摆出来后,一个月也难得卖出一个。

因为这时候的老百姓还在为吃饱穿暖发愁,根本没有闲钱去买钟表,别说座钟了,就连手表、怀表都买不起。

而能买得起的,又大多不缺买金属外壳的钟表。

这玩意儿在现如今,完全就是顶级奢侈品。

木制外壳的即便做得再好看,别人也觉得不上档次,即便更便宜,也根本没人买。

于是打那之后,张樱就再不许手下做木制外壳的座钟了。

但全金属的座钟,价格那是真的贵,最便宜的也得好几千两,而且这东西还不是消耗品,买一个回去能用几十年,保养得好甚至可以用更久。

所以一个月卖出这么多座钟,是一件奇怪到了极点的事。

认真翻查,还能发现手表的订单也堆积了很多——

因为手表供不应求,每月的销量都是一个很稳定的数字,轻易看不出差别。张樱还是在发现座钟的销量出问题后,再查阅手表、怀表的预订数字时才发现了不妥。

原本一个月的预订数字最多是一月销量的一半,可账册上的订单却直接排到了年末,光是订金就收了好几万两银子。

那掌柜有些慌:“小的、小的就是觉得这是好事儿,想着等和您汇报的时候当喜讯告诉您……”

他一开始也怀疑过,但后来见每月销售额稳定,便只当是自家匠人的手艺终于被人认可,所以才带来了销量暴涨。

张樱扫了他一眼:“可查过买座钟的都是哪些人?买的又是何种款式?彼此之间可曾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