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张樱一眼,叹气,“我倒不觉得九阿哥是这样的人,但我们同样不了解他性子。正常人、聪明人顾虑多,凡事三思而后行,可莽夫与蠢蛋却脑子一根筋,反倒容易给人带来难以挽回的祸患。”
万一那九阿哥,就是个脑子一根筋的恶毒蠢货呢?
当然,这话他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
张樱却理解了他的意思。
只是她仍不以为意:“您忘了,九阿哥可是有着天底下最大的靠山。他若真想长久地做这门生意,对我们使手段,还不如直接去求皇上呢。”
她手下确实养了不少技艺精湛的匠人,可大清技艺最精湛的匠人全藏在内务府。
内务府那些人,比她手下的将人还要更早复制出钟表呢。
这也是张樱在问了掌柜,得知九阿哥根本就没想过对他们店铺的匠人出手时想到的。以九阿哥的身份,确实没必要算计外面的工匠,他真想要,直接从内务府找人可比从外面找人更安全也更实惠。
钱亿恍然,顿时松了口气:“倒是我想岔了,咱们养的那些匠人可比不得内务府。”
张樱见他明白过来,开口道:“欧洲那边咱们最好别去,容易和九阿哥的人撞上。我看重的是美洲那边的市场,那边有钱人多,但多是暴发户,对欧洲那边贵族日常使用与追捧的东西更狂热。九阿哥在欧洲那边估计已经打响了名声,咱们的货到了美洲不愁销路。”
“你可以试着在大清、欧洲与美洲三地之间建立一条航运线,也可以再买几只大船,将船队分成两队,一队走老路,卖旧货,一队开发新航线,旧货新货都可以卖。”
钱亿性格偏保守,喜欢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
他在思索后,果断选了第二条路:“保住根本,再谋发展。”
张樱并无异议。
第34章
二人一番合计,确定了这门生意的各方面细节:比如座钟怀表本就是从海外传进来的,想要与洋人竞争,就只能靠着本土匠人们独一份的手工“定制”,用迥异于海外风格的本土设计打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