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

但等回到自己的住处,这位举人老爷一打开考卷,便迫不及待地做了起来。

然后差不多有半个月,他都一直在做题。

虽然效率不如甄赋,却也做了足足五套题,也真的通过考试检查出了好几道自己没能完全掌握的知识点。

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些考卷儿的好处,都不用林如海与贾敏多言,自己就告诉了这些年在京城认识的朋友、以及从江南过来参加考试的旧识。

因为林如海说了,书肆已经上架了这种考题,他便直接告诉了对方地址与书名,让人自己买去了。

然后,此事便一传十十传百,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五年会试三年殿试》这套题的存在。

虽然目前书肆只上架了“壹”,但也足足有十套题,完全够他们做了。

一时间,林家书肆声名大扬。

而这时,其他没准备参加会试的读书人也知道了这本书,一听说这本书售罄了,立刻全跑到林家书肆来了。

好在掌柜安抚他们,之后会加大印刷量,下个月就能补货。

为了让这些客人安心,掌柜还将每一位客人的名字都登记了一遍,并留下了定金。

客人们都是读书人,对书籍的感情不少多深,但肯定是有的。

交完定金,大部分客人便留在书肆闲逛起来,然后便注意到了《五年乡试三年院试》、《冲刺童生》、《会试乡试院试重点难题集》等等题集。

说实话,会来买《五年会试三年殿试》这套试卷集的,真不一定是举人或贡生,也有一部分是秀才,甚至连秀才都不是读书人。他们买这套试题集,不过是因为在听说了这套考题集的同时,又同时听说了这套考题集售罄的消息,一时激动跑来买了这套题。

毕竟只要他们准备一直往上考,参加会试与殿试也都是必然的事儿。

——至少他们觉得是必然。

所以,买了不吃亏,不买才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