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潇看着这有些三堂会审的架势,微微一笑,“是,康教授您好。”
“你好,快请坐。”康晓诚先问了问祁潇的个人情况,“你很有天赋,怎么没读大学?”
“我本来是X大的学生,”祁潇淡淡解释,“后来家里出了变故,就回国了,没能毕业。”
“X大?”有人惊讶,“X大可是出了名的难进。”
“中学的时候拿过几个国家级的小奖。”祁潇笑笑,意有所指道,“当初的学生证我应该还留着,您有兴趣看看?”
那人有点尴尬,不说话了。
康晓诚咳了一声,转开话题道:“闲话咱们不多说了,今天请你来,主要是想听你亲口讲讲你的方案。这些都是公司其他项目的负责人,也对你的方案很感兴趣,想来听听,你不用在意。”
祁潇无所谓,她本来也没在意,“没问题。”
她调出演示文稿,开始了自己的讲述。
祁潇毫不怯场,逻辑清晰,语速不紧不慢,随着她的讲述,房间里越来越静,很多人的眼睛也越来越亮。
康晓诚时不时地会打断问些问题,祁潇稍微思考过后,一一给出答复。
就这么半个多小时过去,祁潇讲完了最后一页,“还有什么问题吗?”
“非常优秀的算法。”康晓诚由衷夸道,同时心里不免叹气。这样的算法拿去投顶刊都绰绰有余,结果居然没能过方舟的初筛,方舟,或说整个圈子看学历认人的风气该改一改了。
他正在这不好意思呢,却听见旁边有人嘀咕道:“不过是个新算法,虽然可以大幅度的降本增效,也不算什么跳出框架的突破嘛。之前整出了那么大的阵仗,还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革新呢。”
不是所有人都对祁潇之前的做法毫无芥蒂,说话的正是之前质疑祁潇学历的人。他素来看不惯这些恃才傲物的所谓天才,故而想要杀杀对方的锐气。
康晓诚不认同地看了他一眼,这话说的,所有公司研发新算法的目的不就是降本增效吗?
能做到这个已经很难得了,那所谓的了不得的革新,哪有那么容易。
他刚要开口打个圆场,却见那头祁潇说话了。
“关于这个,”祁潇不紧不慢道,“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在琢磨一门新语言,还有基于这门新语言构架而成的人工神经网络。比起领域内现有的神经网络,应该勉强算是个‘革新’?”
“项目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也许完成之后的成果能让……”她看了一眼说话人脖子上挂着的ID,“……这位高博士满意。”
祁潇当然不是这些年写出来的,她是从写完新算法才开始着手编写新语言的。虽然她只是将本来就会的知识降维展示出来,进度可以说是飞快,但也需要时间打磨,要能和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接轨,不能露出破绽,估计还得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一门新的编程语言涉及到的东西方方面面,更别提神经网络,再怎么天才的人也不可能几个月就搞出来,祁潇这么说也只是为了增加可信度罢了。
她说的轻巧,激起的反应却大。
“新语言?”
“人工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