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刘氏看女儿笑的开心,也抿了嘴笑。
到了日子,刘氏挑了一个四样花糕的礼盒,带着姐妹俩去了赵家。
“三奶奶的气色越发好了。”刘氏笑着朝迎上前的白惜走过去。
“我一个闲人,不操心罢了,不象你,养了个好儿子,以后等着享福吧。”白惜笑盈盈的,迎了他们三人进去。
“你们知道的,我婆婆每到春日都要办花宴,邀城中的太太小姐们来吃口甜酒说会子话,我们嫁到罗家的大姑奶奶也要回来,县城就这么大,你们合该多认认人。”
白惜笑的一脸温柔,安置了他们的位置,就去前头迎其他的客人。
没一会儿就看到了赵家的大姑奶奶,嫁到罗家二房的赵氏,牵着一个穿着水红色春衫的姑娘进来。王家本没有留意,听到有人上前问好,才转了头。特别是刘氏,颇有些好奇的瞧了一眼。
赵氏并不认识刘氏,听得家里人丫鬟说起三奶奶请的客人,才知道是王家母女并那个童养媳。看出女儿憋着一股劲,满脸不忿,赶紧拉了她一把,“没多少人知道的事,你自己闹出来,可怨不得别人了。”
今天来是有大事要办,和王家隔的越远越好。赵氏赶紧吓唬女儿,就怕她误事。
“是,女儿知道了。”罗家五姑娘低了头应了一声,虽然心头不乐,但母亲特意替她置办的新衣裳新头饰,再加上请的人,她也明白今天过来是为什么,自然不敢在这儿闹出事来。
青儿拉了一下贾茁,刚想问什么,就被她使了一个眼色拦住了,婚嫁之事请了媒婆说和,本就是正常的事。没得拒了人家,还要背后再说嘴的道理,只当没有这一回事便罢了。
刘氏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好奇看上一眼,也就收回了目光,继续和旁边刚认识的人说话。
李纨是最后到的,她本不愿意来,孀居之人哪有到处坐客交际的道理。还是李家老太太劝她,高门有高门的过法,市井有市井的日子。
她既然想远离金陵,到小县城里躲清静,认识几个人知晓些民生经济,多个消息渠道也没什么不好。毕竟她还有儿子,以后总要张罗亲事,难道还能在家躲一辈子。
再说还有容儿媳妇也接了贴子,两个人一块去也有个伴。
她这才应了,携着吴妍的手,一起到了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