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之前弄的那些硫酸基本上全都给电池制作用了。

但也没关系,反正也不着急,白钨的提取都是次要的,他的重心始终都在制药这方面。

有了电之后,萧子瑢就开始制备氢氧化钠,这个东西也不难,直接电解盐水就行。

然后就是制取盐酸,不过盐酸的制取需要一套专门的设备,其中最重要的大概就是滴水器。

滴水器的形状很奇特,整体是壶的形状,只不过两边都有开口较大的壶嘴,壶的中间有一根玻璃管,用来收集滴落的水滴,而在壶的顶部则是放置一个漏斗,专门滴水用。

硫酸和盐在加热之后会形成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通过玻璃导管导入到滴水器中,然后被滴水器滴落的水滴吸收反应成为盐酸。

这个过程听上去挺简单,哪怕是玻璃器皿的制作也不需要萧子瑢亲自去盯着,他只要将图纸交给下面就行了。

然而为了一个盐酸,萧子瑢愣是折腾了两天,要不是萧雪行亲自把他抓回去吃饭睡觉,只怕他恨不得住在制备室里。

萧子瑢就不明白了,为什么那么清晰的步骤,就总是能弄错?

其中困扰他们最久的就是密封问题,氯化氢气体想要顺利导入滴水器就必须有足够的密封。

当时萧子瑢已经用了当下最好的密封材料,甚至树胶什么的都用上了,结果还是漏气。

这就导致他一气之下直接用液化玻璃充当胶水,直接将玻璃管粘在加热的玻璃器皿上,然后链接滴水器,这才避免了漏气,成功收集到了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