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康熙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这记录方式真好!

大概是他把想法说了出来,工部的官员愣了愣,道:“这法子是九福晋教我们的。”

康熙点点头,心说老九媳妇儿真是个人才。

这记录方式好也就罢了,关键是麦子呀!那可是粮食啊!

他叫李德全去跟和薇“商量”,要把大半的种子收到国库,只道让她专心研究改良种子,麦子推广的事情就交给工部来做吧。

和薇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同意了呗。

康熙心满意足地回了京城,第二天上朝就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百官齐齐跪在高呼:“皇上圣明。”

此刻他们不管心里怎么想的,都是一副感天动地此生无憾的样子。康熙觉得自己确实是圣明,别的不说,就说让两个女子,其中一个还是自己的儿媳妇,长期不回京城,就窝在京郊的庄子上种地。这种事换了别的皇帝,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能这么纵容她们?

可是他可以!

他也是要冒风险的啊!想到这个,他看工部的人就有些不顺眼了,要不是他们没用,他何至于把希望放在两个女子身上。他冷哼一声道:“这册子你们也看下,方法思路都学一学,尤其是工部,人家这种记录方式就很清楚,你们借鉴一下。”

工部尚书“激动”应是:“皇上圣明,九福晋大才,老臣怎么没想到呢?”

那是你没动脑子!

康熙脸色更不好看,百官一边感天动地,一边偷偷观察他的脸色,心道古人诚不欺我,伴君如伴虎,这帝王的心思真是不好猜啊。

这么大好的事儿怎么还是不高兴呢?

这个早朝的体验……不说也罢,但是下了朝,百官却忍不住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