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收回放在他身上的目光,思绪随着拂过脸颊的风飘到了很远的地方。
时欢忽然想到,小区里那些在几年前被提着耳朵拎回家做作业的玩伴,好像也并不是十分冤……
-
东华中学。
自校门外就依稀可见,饱有岁月痕迹的青砖建筑被掩映在夏末初秋的满院绿叶之中。无数青春洋溢的少年少女怀揣着紧张或期待的神情,在负责接待的学生的指引下踏入这所百年名校的大门。
这是全天城学生梦寐以求的中学。
二十世纪初由著名爱国教育家创办,民国时期就有着“知华国者必知东华”的盛誉,建校百余年来培养出无数政界与学界的中流砥柱。哪怕是在填鸭式教育愈发大行其道的今天,坚持素质教育的东华仍然保持着全天城考高成绩最优的地位。
与此相匹配的则是近乎严苛的招生规则。比如新高一是取全天城七万考生中前八百名,而周箨所在的理科实验班更是在中考分数位列全市前二百名的条件下,必须另有五大学科竞赛奖项傍身才被获准进入。
而时欢所在的初中部,则除去以因“减负”而被刻意模糊成等级而非确切分数的小升初成绩作为要求之外,还需要另行通过东华的小卷考试,才能获得入学资格。
在天城,少年少女仅仅是身穿东华的校服,就足够吸引来路人钦羡的目光。
-
时欢站在拥挤的人潮中,激动而不知所措地环视着周围的一切。
而在这人潮中身穿东华校服的学生亦格外显眼,有几个男生还熟稔地同周箨打了招呼,招呼他过到马路对面去。
周箨一手捧着厚厚的单词书,一手将时欢与拥挤人潮隔开,不为所动地向她介绍道:“现在这边是初中部,在南校区,高中部在马路那边的北校区。你先去报道,中午我来南校区找你。”
第3章 “共犯是不会告密的。”……
东华的南校区和北校区之间隔着一条宽阔的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