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第一次大型考试里拿到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扬随并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好学生,不喜欢的课程就会翘掉,时间用来自习准备竞赛或是打篮球。
东华的高中部向来不太检查学生的出勤和作业,一切以学生的自律为约束。如果不是缺课太多到了要担心学生安危的地步,老师根本不会在意学生是通过自学还是其他什么方法拿到成绩。
而如果是成绩格外好的或是竞赛生和出国生,那么上一条也是不适用的。
教实验班语文的是一位快要退休的老教师,大概是常年和一群重理轻文的学生打交道养成了乐天派的性格,一年级的期末前有一次破天荒地在课堂上发现扬随坐在位子上,还乐呵呵地点了扬随的名调侃他。
虽然后来扬随解释自己只是折回去取竞赛书,恰好撞上了上课铃而已。
-
算起来,真正谈得上和时欢产生交集,还是在高一下学期五月份的合唱节。
按照惯例,每个班级在选好曲目之后会有至少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时欢和顾之京商议过后决定不选用已有的伴奏,而是在合唱节当天由班里的几位擅长不同乐器的同学现场合奏。
远翔楼中厅里有一架公用的钢琴,钢琴左侧是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右边则是学校专门开辟的两层自习室。
时欢时常会在放学后带全班同学来中厅练习演唱,然后在同学们散去之后独自留下来练习钢琴伴奏。
扬随偶尔会趴在二层的围栏上听她弹钢琴。女生会先完整地练习几遍自己班级选中的曲目,然后挑其中弹得比较生涩的片段再额外练习几遍。做完这些大概是觉得无聊,会按一按关节,开始弹别的曲子调剂。
扬随听她弹过李斯特的《钟》、肖邦的《革命》和《东风》。他知道这些都是很常见的炫技钢琴曲目,但是女生弹起来却和旁人炫技不太一样。
他从未和她说过一句话,但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直觉。与其说时欢炫技,不如说是在活动手指、释放被曲调悠长的合唱曲目压抑的天性。
黄昏的阳光从少女的左侧铺陈开来,在她的侧脸勾勒出明亮的轮廓,像是童话里周身围绕光芒的精灵,一双灵活的手在钢琴黑白键上行云流水地动作,即便常常会弹错,怪异的音符发出不和谐声响,也令人难以生出任何一丁点不耐烦。
如此繁复困难的钢琴曲经常会吸引路过的学生驻足聚集,时欢倒也不怯场,意识到自己弹错的时候,她会坦荡地笑一下。
扬随靠在二楼的栏杆上,目光略过书页,跟着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