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箨是对自己工作十分认真负责的人,备课研究都一丝不苟,但在学术问题上很固执严苛,不会随意向一些潜规则妥协。
但是他授课时教室里仍然座无虚席。
时欢默默下定决心,也要努力准备课程内容,和周箨一样不依靠容易给高分的诱惑,凭真实学术水平吸引尽可能多的学生。
-
十分钟的课间很短暂。
坐在时欢身旁的两个女生又低声交谈了几句,等到其中一个跑出去打水回来,上课铃就重新打响了。
围在讲台前的几个学生散去,周箨重新步上讲台继续上节课的内容。
“现在我们都知道,热量的传递本质是分子振动的传递。低温物体低速振动的分子被高温物体高速振动的分子碰撞推动,‘无序’的自然增长,熵增。”
“但熵又是什么?”
“古希腊语中,‘熵’意为转化。这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热量也是如此。即便我们有最精密的测量仪器,因为量子变量典型的非对易现象,也无法得知同一刻的所有微观状态。我们选用一个模糊笼统的物理量描述状态,因为我们无法精确识别细化到最小单位的每个状态下的数据特征。”
“熵只是我们模糊视野无法识别的微观状态的数量。”
“但是为什么,在我们观察到的现象里,一切系统总是以低熵向高熵转化,而不可逆?”
年轻的男教师提出问题,深邃沉静的眼睛看向台下,停顿了片刻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因为这就是客观的宇宙真理?”他轻轻摇了摇头,“真相是,因为我们自己决定了这一特殊性。”
“举个例子。我们认为字母表是有序的,是‘低熵’的排列。而现在我从末尾至开始,将每一个字母提前,得到一个完全打乱了的字母表,是‘高熵’,对不对?但之所以出现这种区别,是因为我们认为字母表原本的排列是特殊的——我们规定了一种低熵的状态。”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认为倒置的字母表是有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