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 28 章

刘辨被郭嘉骗过,警惕性提高不少:“笨得可以!郭嘉要真想把你摘干净,为何要把消息泄露给你?直接杀了叫你上位不就好了?”

愚钝的吕布这才如梦方醒。对啊,郭嘉留锦囊可不为了把他拉下水么?

两人连忙把郭嘉的锦囊丢火炉里烧成灰烬,免得惹上事端。

吕布越琢磨越恼怒:“郭嘉小儿定跟李儒合伙,待义父死了就叫凶手攀咬我。再有他的锦囊为证,我便怎么也洗不清了。”

刘辨虽对郭嘉不满,倒也相信郭嘉的人品。郭嘉还不至于跟李儒搅到一块。

眼下情况未明,不宜轻举妄动。时刻关注随机应变才是上策。

刘辨刚起床,就听得宫人来报:“郭先生求见陛下。”

“哪个郭先生?”

郭嘉假传圣旨拐人,又留下锦囊要坑吕布。刘辨实在不能想象郭嘉还敢回来。待听得宫人报出郭嘉的名字,刘辨咬牙切齿:“把他捆了进来。”

被捆成粽子的郭嘉给丢在合欢殿冰凉的地板上。

郭嘉还是笑眯眯的:“臣给陛下留的批注可好用?”

郭嘉临走前确乎给刘辨的守城篇手稿添上不少批注。但刘辨看到这些文字,就想起郭嘉,想起被拐走的赵云,他实在读不下去。随手丢到一旁只当不见。

要不是为了从郭嘉嘴里问出赵云的下落,刘辨真想把他丢到池塘里喂鱼。

郭嘉如实说:“赵子龙去了陈留。他要替陛下把陈留王手中的令牌拿回来。”

直到此时刘辨才想起弟弟刘协手里也有一块令牌。天底下能调动城中死士、能接触到□□库的,还有刘协。

该死的郭嘉怎么不早说刘协!

看着郭嘉眯成一条线的眼睛,刘辨反应过来:“你早知道刺客是陈留王派的。你就是陈留王的人!”

郭嘉大方地承认:“不错。陈留王让臣用令牌换子龙,我既如约将子龙带去陈留,令牌合该完璧归赵。臣身上有两块令牌。一块是陈留王的,另一块是子龙给的。全在腰带上。悉数归还陛下。”

刘辨从郭嘉的腰间摸出两块令牌。

能用来号令城中死士的令牌,绝不是普通的令牌。

刘辨为了制作令牌,特意到系统图书馆翻查令牌样式。送给陈留王那块,取自元末典籍《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令牌以雷电击过枣木所制,长有五寸五分,宽达二寸四分。牌中暗藏二十八星宿之名。

核验真假,内里门道就在北方第七宿。

汉唐之际,北方第七宿通作“壁水猰”,到了元代才改称为“貐”。《金书》令牌的精妙之处便在于,牌上文字看着似“猰”,摸着分明是“貐”的纹路。不管从制作工艺还是从文字习惯来看,都不属于汉末年间。这面令牌只有通过系统的奖励才能获取。

刘辨取过令牌一摸,真货无疑。的确是当初送给陈留王的令牌。

至于赵云丢给郭嘉的令牌,是假货。

刘辨第二次制令牌,寻的是元末《道法会元》的五雷令。

真令假令都是上圆法天,下方代地,唯独材质有差别。正确的做法是用烧得刚好半焦的石榴木制作,错误的示范是用烧到七八成焦的馀木制牌。五成熟的真牌子能长久地留存住石榴木特有的香气,而七八成焦的牌子气味挥发一两日就消散得无影无踪。

赵云给郭嘉的牌子没有丝毫石榴木的香气,妥妥的冒牌货。

要是郭嘉心怀不轨,拿着假牌子去调动城中死士,必定会被当场格杀。

郭嘉能活着躺在刘辨的面前,可见他没有把城里死士纳为己用的意思。他如实如约地把令牌送回刘辨手里。刘辨对他放心许多。

刘辨还没有完全原谅郭嘉:“朕劝你把陈留王的计划交待清楚,否则丢到北邙山喂狼去。”

郭嘉成竹在胸:“我已经说过了,陈留王要赵子龙。谁知道他为什么要呢?兴许令弟也倾慕赵子龙呢。”

刘辨还真信了他的理由。子龙本就是刘协的府卫,长得帅人又好,刘协喜欢他一点也不奇怪。

可是子龙不喜欢男人啊。刘协要骚扰他可该怎么办?

刘辨又不淡定了。他难过不甘的神情都给郭嘉捕捉在眼里。

郭嘉道:“子龙说,他是陛下的软肋,索性去当陈留王的软肋,于陛下更好。”

“谁要他去勾引刘协!”刘辨彻底被激怒了。拿住郭嘉胸口的绳索把他整个人翻过来,按住郭嘉的脖子,“又是你的混账主意!”

郭嘉的脖子上被掐出好几道红印,边咳嗽边奋力说话:“陛下现在的冲动就是软肋。”

刘辨暴躁地把郭嘉甩开。

郭嘉的额头在旁边的地板上磕出血痕。他本就是个柔美青年,给刘辨折腾得头发散乱血迹斑斑,瞧着可怜极了。

刘辨一点都不可怜他。他觉得跟郭嘉打交道实在很累。郭嘉城府太深,要驾驭驯服他实在太难。刘辨最后再问一次:“你到底要什么?”

“臣从一开始便说过,但求陛下与我坦诚相待。陛下想用我,便不该瞒我。”

“现在是你在瞒朕!你把朕最重要的人骗走了,你还妄想朕同你坦诚相见!”

郭嘉悠悠地道:“陛下早些说子龙是最重要的人,臣也不至于不留余地。”

刘辨被气得说不出话。

“所以,陛下对赵子龙到底什么心思?”

郭嘉兜那么大个圈子,又回到最初的八卦。他到底是有多想知道别人的八卦啊!

“陛下不明说,只怕臣以后再谋,仍要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