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辨诱敌深入:“你两各执一词,我也不辨真假。这样吧,你说你的。就从你们为何分道扬镳说起。”
荀彧本该不会轻易上当的。可刘辨偏偏摆出副裁判的姿态,叫荀彧一时魔怔。他感到得说。不说清楚,别人真会以为他对奉孝有过无礼举动。于他于奉孝都是莫大的侮辱。
荀彧把话匣子打开:“我俩起初争的是,先帝该立长还是立幼。”
先帝有两儿子,刘辩长,刘协幼。从太后到皇帝都喜欢刘协,偏生刘辩才是嫡长子。到底该立心头好,还是该依祖制,远在颍川的两个少年争得不可开交。
荀彧从头到尾信正统,站嫡长子不动摇。郭嘉则觉得刘协受人喜爱必有过人的地方,论起贤能,当然还是刘协当皇帝好。
两个人争论一天一夜,谁也没说服谁。郭嘉留了张条子便离开荀家,说他要亲自到洛阳看看,证明他说的才是对的。
这一去,便是好几年不归。问候的信件不少,联络的信鸽也常有,但见不着面,总难免叫人牵挂。
荀彧说着自饮一杯。不想时过境迁,两人的立场全颠倒过来。郭嘉要保眼前的刘辨,荀彧则想着扶正统的刘协上位。当年谁对谁错,实在犹未可知。
荀彧一双眼睛紧盯刘辨。他既在刘辨面前谈到了皇位,便要将对手一军:“刘先生是中山靖王之后,也算皇室子弟。依你之见,他们二人谁更适合为君?”
不论刘辨怎么回答,荀彧都不会满意的。他若回答说刘辩,荀彧便要觉得他还想霸着皇帝的位。他若回答说刘协,刘协起初本就不是嫡长子,荀彧还是会觉得他也有次子夺嫡之心。但凡对人有了成见,不论他怎么说,总是要往坏处想的。
刘辨淡淡笑道:“都不适合。”
好了,这个答案更彰显狼子野心。都不适合,言下之意,就你这个藏匿民间的皇子最适合。
荀彧不想再同贼人吃饭,放了筷子准备告辞。
谁料刘辨忽地抛出句:“荀先生更适合。”
“荒谬!”荀彧勃然大怒:“你不要以小人之心夺君子之腹!”
“荀先生也知道荒谬啊。”刘辨啜口酒,言之凿凿:“你一个外姓人公然议论我刘家天子该谁来当,也想代天巡狩了吧。”
荀彧惊出身冷汗。顿时察觉失言。不过话说回来,为何才刚喝杯酒,心里头的张狂劲儿就全给挑逗出来,拦都拦不住。要搁从前,他可不会愚蠢得问出这样的问题。
荀彧的头皮越来越昏,酒的后劲越来越足。
他指着刘辨:“你在酒里下……”
迷迷糊糊间看到刘辨比他先倒了下去。
然后荀彧也跟着昏醉过去。
正在东边厢房喝茶摆棋的荀三哥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真的一点坏事都没干。给尊贵的客人和弟弟准备府里最烈的酒,这能算什么坏心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