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再留在曹营里,再想哄回郭嘉,也没什么意思了。
刘辨便着令全宫上下:“夜里准备,潜回洛阳。”
无论何时何地,刘辨最重要的工作都是准备条逃生的渠道。这是他同董卓斗法时就总结出来的良好经验。
他来曹营,一为摆脱袁绍,二为迎回郭嘉。如今两个目的都不具备了,他也不必再留下。曹操为了拦截皇帝,杀了袁绍的儿子。这笔血海深仇,袁绍定不会放过的。
所以无论曹操还是袁绍,定要在兖州对峙许久。至于洛阳,现在是没人管的状态。
刘辨只要一回到洛阳,便能如鱼得水,想做什么便做什么。
说干就干。趁着月黑风高。刘辨一行偷出城门,朝洛阳方向直奔而去。
刘辨的安排无比妥当。一路上风平浪静,跟游山玩水似的就进了洛阳城。
好消息跟着追到洛阳。兖州地界里,袁绍与曹操已战作一团。袁绍说曹操谋害陛下,曹操则斥袁绍劫持天子。西边还有个袁术也掺和进来。三方势力纠斗不休,胜负一时不知。
刘辨内心窃喜:斗吧斗吧。没有大乱不得大治。
待得回宫,掌印太监给陛下呈上一方匣子,只道是郭先生临走前留下的。
郭嘉?刘辨想到郭嘉就难受。
他或许待郭嘉的确不够坦诚。可郭嘉的要求也极其过分。郭嘉终不能留在他身边,只能说是两人没有缘分吧。
郭嘉许会领着曹操打败袁绍,然后天妒英才地将星陨落。救,是救不得的。
刘辨已不想看郭嘉的东西,对掌印太监道:“你着人送到曹营吧。”
掌印太监领命而去。刘辨便不放在心上。回到洛阳的日子里他也不敢闲着。他得清理袁绍和曹操各自在朝中的余党。说到底还是袁绍在朝中的势力大些。刘辨才清掉几人,前方就收到袁绍的来信,厉声质问陛下何以昏庸如斯。
袁绍打个几个小胜仗,正在兴头上。曹操折兵一万,袁绍折兵三万。按此换算下去,袁绍铁定能打赢曹操的。
刘辨却已看到袁绍的乏力之处。袁绍军人多,久拖不战,粮草便逐步陷入短缺。他们不得不在兖州当地强征民粮。一时之间怨声载道。好好的朝廷讨贼王师日益被骂作奸佞小人。
更何况西边还有个袁术虎视眈眈。这叫袁绍多少有些束手束脚。只恐打赢了曹操,他那个傲慢的哥哥就要趁机来捞他的便宜了。
前线传来个重磅消息:洛阳宫里送来个陛下的盒子,盒子里装着陛下的传国玉玺!
连刘辨都傻了眼。谣言,肯定是谣言。朕何曾给曹操送过玉玺?
可是当群臣叫刘辨把真的玉玺拿出来攻破谣言,刘辨根本拿不出。他把玉玺给了刘协。再者,他也的确差人把盒子还给郭嘉。可那盒子轻飘飘的,根本不会装着玉玺的啊。
刘辨忽然想透了关键。郭嘉该不会临走前故意留下个盒子,好等他回到洛阳以后,特意把盒子退过去的吧?届时他们再拿上刘协手上的玉玺,便装作皇命昭彰,力讨袁贼。
郭嘉把这一切的一切全给算进去了。曹操在众诸侯心目中的形象顿时变得高大起来。曹操一没有威胁天子为难天子,反而把天子送回洛阳。回到洛阳的天子感念曹刺史的好,于是送去玉玺鼓励军心。霎时之间,袁绍变得师出无名,曹操成了奉旨平乱。这一出天翻地覆的戏码正是郭嘉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