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第二百九十四章

我一开始感到奇怪,这么一桩生意,也值得忠顺亲王和玄悯亲自跑一趟么,后来我才发现,他们说的话另有玄机,有些词在我听来,是一个意思,但在他们口中,指的是另一个意思。

我理解的大概意思是没错的,忠顺亲王掌管卫国的户部和造办处,当时卫国皇帝正在修建陵墓,他有几个公主年纪到了,该出嫁了,她们的公主府,已经选好了地址,但还没有动工,卫国皇帝的几个儿子也都年纪大了,要搬出皇宫了,他们的府第也要修建。这些事情,都归造办处管。

户部要管户籍,倭国人打算运来三百个倭国男子,希望忠顺亲王给他们做好户籍,让他们变成卫国人,然后雇佣他们帮朝廷修建皇帝的陵墓,公主皇子的府第,好让他们能够留在京城。

至于倭国人许下的银矿,究竟是真的银矿,还是另有所指,我就不知道了。这三百个倭国男子,当然不是普通人,他们都是倭国精心培养出的忍者。你们可能不清楚,忍者是做什么的。”

王怜花很是不屑,说道:“忍者不就是倭国培养出的细作么,我们怎么会不清楚。想不到倭国这样一个弹丸小国,竟然还打起中原大国的主意来了,胆子还挺大的。”

九幽侯道:“那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忠顺亲王和玄悯这样的好朋友。倭国想用这三百个忍者,在京城生事,我看忠顺亲王和玄悯,答应跟倭国人做这桩生意,也不是为了那座银矿,而是想要利用这三百个忍者,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我看他们的目的,或者说最终目的,就是杀死卫国皇帝,自己登基为帝。”

王怜花道:“你把这三百个忍者的存在,告诉‘墨玉夫人’了?”

九幽侯道:“当然没有。如果我把这件事告诉‘墨玉夫人’,她难保不会问我,我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告诉她,我与玄悯和忠顺亲王的合作,又怎会为了这三百个忍者自找麻烦。”

王怜花略一沉吟,又道:“你说的这件事,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九幽侯道:“大概是在两年前吧。”

王怜花本来奇怪,三年前吴明挑起武林和朝廷的对立,闹得京城人心惶惶,这三百个忍者,怎会不趁乱出手,听到九幽侯的话,方知原因,喃喃道:“难怪……”

贾珂心中一动,心想:“两年前吗?无花是在三年前被关进天牢的。他被关进天牢的一年以后,倭国人找上了忠顺老贼,真的只是巧合吗?”

他还记得《血海飘香》里写的是,天枫十四郎被石观音抛弃以后,带着两个儿子来到中原,同时给少林方丈和丐帮帮主下了战书。丐帮帮主答应下来,而少林方丈慈悲为怀,本来不肯答应,天枫十四郎见他不肯答应,就去藏经阁放火,逼得少林方丈不得不答应。

决战那天,天枫十四郎先去找了少林方丈,故意不闪不躲,伤在少林掌门的方丈的掌下,然后留下了一封书信,信中将自己和石观音的往事告诉了少林方丈,请求少林方丈收留他的长子,然后趁着少林方丈给他拿药的时候,离开了少林寺,去找丐帮帮主,并且死在了丐帮帮主的掌下。

少林方丈和丐帮帮主都认为天枫十四郎是世上少见的英雄铁汉,虽然身受重伤,却也不肯求饶,明知必死无疑,还是要和丐帮帮主战斗,都对他敬佩有加,于是一个收养了他的长子无花,一个收养了他的次子南宫灵。

但是天枫十四郎这么做,其实是要他的两个儿子长大以后,一个执掌天下第一大派,一个执掌天下第一大帮,天下武林之士,人人遵从他们兄弟号令,继而改朝换代,登基为帝。

在这个世界,天枫十四郎也是这样计划的。但是拜柴玉关和王云梦所赐,任慈在十六年前就死在了衡山一役里,洪七公接任帮主之位,成为新一任丐帮帮主。

南宫灵是任慈的义子,不是洪七公的义子,而且任慈去世以后,秋灵素将南宫灵的身世,告诉了洪七公。洪七公看在任慈的面子上,对南宫灵照顾有加,但因为南宫灵的父亲是东瀛武士,南宫灵想要加入丐帮,洪七公就一口回绝了。

石观音可能是因为洪七公的态度,觉得南宫灵继续留在丐帮,没什么意义了,就把他带走了。贾珂和洪七公相熟以后,向洪七公打听过南宫灵。

洪七公告诉贾珂,任慈去世两年以后,南宫灵出去买东西,再也没有回来过。丐帮帮众四处打听,始终没有打听到半点音讯。

按照常理来讲,丐帮弟子分布大江南北,只要南宫灵还活着,丐帮弟子不会找不到他。所以洪七公一直怀疑,南宫灵要么是死了,要么是跟着他母亲走了,要么是回他父亲的故乡东瀛了。

南宫灵这个名字,本来就是任慈给南宫灵起的。既然南宫灵自己选择离开丐帮,想来南宫灵这个名字,他以后也不会用了。贾珂也不知道,他会用什么名字,加上无花武功很高,又是少林和京城的名人,他也不好派人监视无花,所以这些年来,一直没听过半点南宫灵的音讯。

这个给倭国人和忠顺亲王和玄悯翻译的少年,会不会就是天枫十四郎的次子,那个从前叫南宫灵的孩子?

贾珂道:“你知不知道,那个既会讲倭国的话,也会讲咱们的话的少年,叫什么名字?”

九幽侯一怔,说道:“他不就是一个负责给他们双方翻译的无名小卒吗?难道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他才是忠顺亲王和玄悯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一个翻译,真正跟忠顺亲王和玄悯做生意的人,其实是他?”

王怜花沉吟道:“这桩生意牵扯实在太大,他们带在身边的翻译,一定是他们十分信任的人。嗯,你说这个翻译是忠顺老贼他们带过来的,他们对这个翻译是什么态度?是亲近、重视、还是漫不经心?倭国人对这个翻译,又是什么态度?”随即转念,又觉得九幽侯傻的可怜,这种微妙的态度,他只怕听不出来,说道:“罢了,你还是把你当时听到的言语,仔细跟我们说一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