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季心诺切掉那些过场话,直入主题:“刚才听到你在放《lost rivers》,作为音乐人,你比我更清楚这首歌的意义,是不是到了顶峰,还想寻求突破?”

连恺之共发行那么多歌,其中三分之一属于烂大街的程度,但这么多年过去,他在业内最受好评的,仍是出道曲《光明》,难免会面临创作人的“吃老本”问题。

“我喜欢《lost rivers》,因为极限就是用来挑战,乐坛也是一样,百花齐放,才会越来越好。”连恺之心气颇高,说到后半段时,骄傲地仰起了头,“我从来没被圈定在一个范围里过,不存在‘突破’这个说法,每一首歌都有不一样的意义。”

“那这次的《做我自己》也是一样吗?”

“当然。”他斩钉截铁地,并不因和刘璐璐的过节,否定这首歌,“这首歌是我的心声,什么是自己,怎么样做自己,我看了一些评论,一首歌如果能带来正面引导,就很有意义。”

季心诺顺势捧场:“创作果然和成熟的理念分不开,“所以19岁写出《光明》这么经典的歌,有什么创作契机吗?”

“当时处在低谷期。”他被戳中痛处,眼神一暗,但如今意气风发,回顾过去时,很是坦然,“高考那会我发挥失常,爸爸身体也出了问题,落榜那年我投了很多简历,结果人家找我,不是要我做歌手,而是让我做演员。”

他把一切说得轻描淡写,却仍能让人清晰感受到,那时的山雨欲来:“然后就有了《光明》。”连恺之很珍惜自己的处女作:“投给华安后,公司保证我可以边读大学边写歌,所以我签了8年长约,也复读了一年,去年毕的业。”

“确实坎坷。”季心诺听得有感而发,“不过要谢谢华安,能把你推到台前来,让所有歌迷有幸认识你。”

连恺之对自己的东家,却没多做评论,只是浅浅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