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这次一改常态,没有发送微信,而是打来电话,显然是碰到大事。
果不其然,一接起电话,就听到对面语声急促:“不好了,心诺,你快看热搜,全是连恺之。”
“我知道了。”季心诺知道事态紧急,看了看就在身旁的当事人,挂断电话,打开微博。
和连恺之有关的热搜在50个热搜栏上,占据4个位置,还全都是排在前10名的高位热搜。
“连恺之”
“连恺之参加《与乐同行》录制”
“连恺之和《与乐同行》节目组产生纠纷”
“连恺之疑似耍大牌”
词条从他的名字到事件性质,一点点变得严重。
季心诺点进后两个罪名扣得较大的词条里,只见营销号们齐刷刷发着一段时长不到两分钟的盗摄视频。
画质并不清晰,但音频里的话公放出来,却字字分明,赫然就是下午连恺之点评食物那段。
营销号们拿钱办事,在描述这段音频时,没有加上前因后果,而是用大同小异的文案,将大众的偏向带歪。
“连恺之今天参加《与乐同行》录制,现场疑似嫌弃工作人员准备的食物难吃。”
“连恺之为同门师妹刘璐璐倾情打造的《做我自己》,的确是首好歌,但是学艺先学德,在成为一个史诗级歌手之前,还是先学会怎么做个好人吧。”
“曾经放话不接受记者采访的连恺之,为了宣传《做我自己》,再度出现在观众视野,所以之前不露面,是情商太低,怕采访露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