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成愣了一下,不解其意。
是说店长演得不太好?还是说自己?
店长静默半晌,说道:“上次太上皇和我随意打发了中毒之事,没追究下药的人,你不该庆幸吗?为何还着急再下一次药?做得这么破绽百出,是要钉死自己?”
阿成脸色青了又白,随即哑然。
话音刚落,后院那小厮小跑着赶来,及至门口拍打了下手上沾染的泥土,然后上前几步,恭恭敬敬将一个纸包递给店长,弓腰道:“老槐树底下找见的,有处被翻动过的轻微痕迹,一看果然有异。”
其实大伙儿早就锁定了目标,心知肚明,只是不说。阿成做什么事都有人负责悄悄盯着,所有举动尽收囊中。
阿成心中一跳,敢情自己这点把戏早就被拆穿了。
他本来计划得好,因为一而再吃伤客人,他们定会开启动调查,最终肯定能查出自己的问题。
为了效果逼真,他甚至还绕了几个弯,会把茯苓膏的问题推给购买原料、端送过去的人,甚至中途离开后厨走到众人面前,佯装那会儿他不在后厨,谁都可以进去动手脚。
查案过程越曲折不明,就越显得水落石出后的结果真实——总比一下子就揪出凶手得好,否则要栽赃自己原来的主子,也就不那么有说服力了。
可现在全反了! *
自己还没作案就成了被怀疑的对象,不然那纸包、茯苓膏都不会被这么快发现,店长也不会在这里候了半天佯装与顾客吵架,引导自己出现。
也就是说,他们压根都没经历调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