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深宫趣事

“回陛下,微臣没有娶亲,臣想报效国家,不思儿女之情!”

孙乾哈哈一笑,揶揄:

“众卿,哪家有合适的大家闺秀,可莫要错过这等青年才俊。”

户部尚书赵元江瞥了陈之珏一眼,工部尚书姜舒唯看着陈之珏笑了一声,吏部侍郎张儒盯着陈之珏思索。

陈之珏僵在原地,不知所措。

刑部尚书陈彦朝孙乾拱手:

“陛下,勤政殿谈这些,似有不妥。”

孙乾收了笑声,整袍敛容,看了朝堂打铁的一眼,转移话题:

“常太傅推荐槛外老叟负责学子堂,朕有意让他作为学堂总管事,诸卿认为如何?”

陈彦神色淡淡,接着说道:

“陛下,臣虽未曾见过槛外老叟,但从刚才来看,风评甚差,请陛下谨慎考虑。”

赵元江附声:

“陛下,陈尚书所言极是,何况学子堂关乎学子们的行为规范,让这样的人做管事,实在不妥!”

孙乾无话可反驳,毕竟槛外老叟的事迹摊在那,只是叹了一句:

“那便让他先做蓟州的老师,等立了功,再谈提拔之事。”

陈彦皱起眉头,他不能理解,乾帝为何执意要老叟入三怀堂,仅仅因为常太傅的面子?

陈彦直谏:

“陛下!此人行为败坏,传出去他国以为我们大庆无人,学子们颜面挂于何处?!”

这打铁的,还真令人不喜欢!

孙乾深吸口气,再三告诫自己,这是良臣忠臣,读过的历史书无数,难道这点屁话都听不进去?!

他神情严肃,一扫众大臣:

“诸卿,天下黎庶都是朕的子民,今日夏隐元、槛外老叟的际遇,皆是因为朕起,如何再能嫌弃?何况,大庆久战羸弱,人才匮乏,诸卿有目共睹。从今日开始,只要有真实才学的忠诚之士,朕既往不咎!”

陈彦一怔,脱口而出:

“可是,陛下……”

孙乾目光落在他身上,加重语气:

“英雄不问出处,陈彦,往你祖上数几代,可有落魄者?”

陈彦骤然无语,微微一叹。

孙乾继续说道:

“你祖上也曾为黎庶,甚至流民,朕希望你们看重的是一个人的才能,而不是他的上一辈有多荣耀,或是身上的绫罗绸缎、金银财宝有多少。”

众臣顿时唏嘘不已,纷纷看向陈彦,这打铁的被打铁,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