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徐盛明回朝

室内还算暖和,只是敞着殿门口的大门,也暖不到哪里去。

烛光摇摇,照着手不释卷的帝王。

徐盛明神色认真的叩了圣安,孙乾赐座赏了热茶。

孙乾一手握着书,一边笑言:

“朕看徐卿疲乏不堪,应该明日再召见。只是今晚不召,便无法安睡。”

“陛下若睡不着,臣等一样睡不着。”

好嘛,这个臣子的嘴巴一向会说,龙屁拍得毫不违和。

孙乾龙心大悦:

“现在渭地情况如何?其良田是否分入百姓手中?”

“陛下此事急不得,良田要统计、重新丈量,再清点渭地百姓的丁户,不是短短几日就能弄明白的。”

孙乾闻言失望不已,琢磨着再多派几个户部的史令过去,赶在春耕之前把地分出来。

这样一来,明年秋季便能看到实际效果。

也许用不到秋季,渭地天气暖和,可以插两季秧苗!

想到农产物,他又想起派去夏国的使者和王升平,一直没消息,心中不禁有些急切。

孙乾深深吸气,暗劝自己稍安毋躁,治国急不得,更何况大庆处于战乱之中。

他沉默片刻,徐盛明微微一笑:

“陛下,您派去渭地的韩子玉,确实是个有才之士。自从刘经世被斩后,渭地百姓惶恐不安。韩子玉便亲访百姓,出言安抚。他现在在渭地已经被称为父母官,其威望已高过刘经世。”

孙乾闻言微微讶异,没想到也不过一两个月,韩子玉竟然笼络回了人心。

他一笑,有些得意:

“朕看人是不会看错的。”

徐盛明笑着点头: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韩子玉常对百姓提起陛下的隆恩浩荡,又将均田制布告说明。当地百姓欢呼不已,皆此次刑部官员审理冤案,照此下去,大庆必将昌盛。”

孙乾发出一叹,看着徐盛明眼中充满赞赏:

“卿谦虚而又明慧,明明自己立了大功,却一字未提。若无你唇舌之锋,周氏岂能善罢甘休?朕早已想好了,等你一回来,立即封你为尚书监正。”

尚书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