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才看来,乾帝有心立孙稷为太子的意思,若学了孙乾大半本事,继承大臣也无忧无愁了!
想到此处,贤妃继续说道:
“妾身知道常太傅繁忙,可以让稷儿前往常太傅府上,亲自上门求学。”
孙乾想了想说道:
“常太傅要忙学子堂的事,恐怕没什么时间。况稷儿还小,要学的也是启蒙一类。等他再长大些,可以开始接触国政一类,再请常太傅也不迟。”
贤妃闻言点点头,就算现在常太傅手把手教孙稷,依照孙稷的能力,也只能从最基本的开始。
那不是大材小用了吗?
孙乾走出内殿,顿觉无味,听见内室孙稷吵吵闹闹的声音,喝着茶静坐。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见贤妃还脱不得身,孙乾便出了毓秀宫,前往养心殿。
现在,他的面前又出现一大难题,这娃要怎么教?
他怔怔的盯着养心殿的烛火出神,赵公公走到他身边道:
“陛下,您可要喝点养生汤?”
“不必了。”
孙乾看了看赵公公,再看看殿中其他的内侍,要么是太监要么是黄花大宫女。
没一个能交流育儿心得!
正闭目养神之间,有内侍来报,宜嫔求见。
宜嫔,就是曾经的宜妃,因将尘无和尚召入宫中,一系列的事发后,降为了嫔。自那事之后,她也老老实实的呆在自己宫里,不敢贸然出现在孙乾面前,以免惹乾帝不快。
孙乾一想起和尚的事,心里果然不舒服。
他合着眼睛问道:
“她有什么事?太晚了,朕想歇息了。”
赵公公在他侧面低声说道:
“据说是为陛下科举的事来。”
“她一个妃子,参和这些事做什么?教训还不够?”
话说到这,传话的事也就到此为止了。赵公公想了想大着胆子说道:
“陛下,奴才多一句嘴,估摸着宜嫔主子是为银子的事而来。”
“什么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