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难道这些考中的才子,不必去各地磨练一番,直接进入朝堂吗?”
“朕会择人待定。”
赵元江闻言,想了想只能如此,遂退到了一边。
丁远光走上前道:
“陛下,李总兵递上了折子,已确定戎狄往东,往突厥境内进攻!”
孙乾神色大悦:
“甚好甚好,戎狄现在走投无路,只能鱼死网破。可我们大庆有神器在,这网未必会破。而突厥的骑兵比起神器来,可要容易对付得多,戎狄再怎么悲惨,他们的主力军也是骑兵。”
现在战事大庆越拖后就越有利,待科举结束,朝堂空缺填满,冶铁水排大力推广出来,大庆的根基就能逐渐壮大!
想到冶铁水排,孙乾扫过众臣,没看见铁司的常守心:
“常守心近日很忙啊,一直没来上朝。”
大臣们互相看了看,负责点卯的内侍快速小移着步伐,走到孙乾面前:
“回陛下,常铁使已有四日未进宫,四日前曾请陛下特批过。”
孙乾顿时想起来了,他命常守心将冶铁水排推到各地,而且暂时保密。等实在瞒不住了,方可公开。
孙乾一笑:
“他也没上个折子、密函,也不知忙得怎么样了。”
工部的姜舒唯上言:
“常铁使抽走了工部二十工匠、二十五铁匠,小工五十,监工八人,带走的材料已记录在册,陛下可要察看?”
孙乾微微惊异:
“这么多人?”
姜舒唯答道:
“因冶铁一事,涉及春耕农具、边关兵器一事,所以拖延不得。臣便将京城中修缮一事暂停,先支援常铁使。”
“正是如此,两位爱卿做得很不错。”
朝事商议得差不多后,赵公公走到孙乾身边,低声:
“陛下,三怀学堂的两位院士求见。”
常莲和卢长书回来了?!
孙乾站起来,对众臣说道:
“众卿忙去吧,次日商议到此为止。”
臣子们齐齐躬身,而后退出了勤政殿。孙乾喝了一口茶,看见两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微微错开,进入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