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应城的麻烦

“只要应城安定下来,正好赶上春耕,农耕者立足,商者自来,必能欣欣繁荣起来。”

这倒是个主意,应城若有大军驻守,一来可防止突厥从此处突袭,二来有大军盘踞,百姓更有安全感。

孙乾觉着有一件事还需要考虑,军事驻地,不能驻扎于城中,恐还得位于应城北面三十里之外为妥。

徐盛明点点头,这倒是必然的。他和韩子玉在临别之前,曾商谈了一夜。

两人都是聪明人,说一个字便知全意,彼此欣赏交谈甚欢。

孙乾看着徐盛明笑道:

“两位爱卿都是国之栋梁,能愉快相处朕很欣慰,只是韩子玉朕本有意让他入朝为官,如此看来,应城暂时离不了他。”

徐盛明笑道:

“陛下若赏识他,他在何处都会心甘情愿、尽职尽责的。”

可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有些棘手,要派兵驻守应城,那得需要一个武将!

君臣之间一阵沉默后,徐盛明道:

“陛下,臣看毛牙副尉久经战场,现在可以给他一个独挡一面的机会。”

想起在羯族折腾的三小将,孙乾嘴角露出微笑。不过要将三人拆开,是否有所不妥?

徐盛明看着孙乾,直言不讳:

“陛下,您全力培育三位小将,本就是为大庆所用。现在大庆与戎狄、突厥、匈奴还未全面开战,此刻不磨他们,难道要等到大战之时吗?”

孙乾瞥了他一眼,话虽说得没错,可徐盛明不懂三小将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他坐回椅子里,撑着头思考着。徐盛明没有催促,只是说道:

“三小将是陛下亲手培养的,到底如何调遣,臣本不欲干涉。只是现在大庆人才缺乏,思来想去,只有从他们之中抽取。”

孙乾顿了片刻,本想从镇南军中拨一将军出来,一时又没想到合适的。

他无奈道:

“那朕便将毛牙调往应城吧。”

想起吵吵闹闹的三人,孙乾有些心疼,三少年都是生死交关,乍然要分开不知怎么的失落。

徐盛明看了看孙乾,忽而拱手跪在他面前,认真说道:

“臣惭愧,陛下日理万机,事事都要劳心劳力,臣等却总是有心无力为陛下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