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乾倒不担心他拉拢朝臣,三省中的重臣,哪个不是掌握得一清二楚?
孙乾笑着略略一点头:
“你想找谁朕宣他去勤政殿候着便可。”
要在乾帝的眼皮下商议政事?!康王对此很恼火,他现在就和一个囚犯一样,乾帝处处掣肘着他!
太上皇神色倒是自然不少,觉得乾帝只要放任康王去立功,康王就有出头的机会。
康王只得忍了忍,现在已将建功立业的机会卧在手里,不怕没有臣子不看好他。
而且,他还曾是大庆的太子!
孙乾站起来准备走了,太上皇问道:
“听说稷儿摔伤得严重,你没处罚那老师,反而将贤妃训斥了一顿?”
“父皇,以后您养好您的鸽子,孙稷的事还是不要操心了。”
孙乾默默在心里头加了一句,真让你管下去,就是第二个太上皇。
见他说得坚决,太上皇冷哼一声,对身边的康王道:
“寡人的长孙怎么还没到京城?寡人现在可期盼得很,你不会也认为寡人多事,不能带在身边吧?”
这话是说给孙乾听的,康王立即反应过来,笑道:
“怎么会呢?父皇应享天伦之乐,玦儿就让他在宫中陪伴您吧。”
太上皇捋须满意而笑,顺便看了孙乾一眼。孙乾无语极了,在这两父子面前,他真像个外人。
不过该嘱咐的他还得嘱咐:
“康王啊,东面开战朕并不同意,但现在太上皇非要将三万兵力给你立功,朕也不劝了。若你日后出师不利,朕可不给你收拾烂摊子。”
康王闻言神色一冷:
“不必劳烦陛下,吾自认没有糊涂到那等地步。”
康王虽然对乾帝左右看都不顺眼,可有一点他很信服,乾帝是个治世明君。
当然,他认为自己也是,只是缺少一个机会。
乾帝既然认为南面蛮夷并不好处理,他必要引起重视,择大庆以前的老将军一同前往。
觉得万无一失的康王,此时恨不得立即领兵前往南面。
孙乾看了看他,神色严肃对两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