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他艰难地坐起了身来,不顾大夫的劝阻,命人取了笔墨纸砚来。

思忖良久,他方才写道:安好,勿念,祝好。

随着南晋与周楚间的战事进入白热化,他唯恐书信被人截获,是以,并不表明自己的身份,亦不点明温祈的名字。

他最近之所以甚少书信于温祈,亦是为了保护温祈。

温祈怀有身孕,且月份已大,不容闪失。

十月二十九,温祈收到了丛霁的来信,定下心来一想,便明白了丛霁的意图。

他并未趁机回信于丛霁,而是剪了一缕发丝,裹于寻常的帕子中,请信使带予丛霁。

十一月初二,丛霁正在看望负伤的将士们,见得信使,快步到了信使面前,急声问道:“梓童瞧来可好?”

信使详尽地描述道:“温大人气色尚好,肚子大了许多,行走甚是艰难。”

温祈的身孕已八月又半,且是双胎,肚子恐怕已大得教温祈坐卧难安了罢?

丛霁追问道:“梓童的肚子多大了?”

信使一面回忆着,一面比划着,末了,票报道:“便是这般大。”

丛霁在自己身上比划着,这般大的肚子,温祈是如何承受住的?

他为自己不能陪伴于温祈身畔而甚感愧疚。

他若能陪伴于温祈身畔,纵然无法以身替之,至少能亲手照料温祈。

信使将帕子奉于丛霁,丛霁一接过,便已猜测到其中是何物,他颤着指尖将帕子展开,其中果真是温祈的一缕发丝,呈靛蓝色,熠熠生辉。

他于大庭广众之下,亲吻着这缕发丝,心道:梓童,朕心悦于你。

十一月初五,丛霁不慎被困于山中,左右仅一百四十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