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也是我后来才知道的。苏寒从来没有掩饰过这一点,但也并不会刻意提起。
有时候想想觉得真是可笑。在苏寒参加比赛和出道之初,乃至之后的很长时间,所有人都以为她是个连高中都没有读完的辍学生。包括我在内。
因为她那时候只有17岁,按照我们普通人正常的成长轨迹,正是读高中的年龄。谁能想到,她口中的“暂时休学”,休的是攻读博士的学业?
只是,天才和高智商并不能解决一切。她一路走来都伴随着各种争议。
我曾一度疑惑,苏寒当初到底为什么同意签约庄周影视——尤其这并不是她本人的决定和选择。
她是歌手出身,虽然庄周影视是娱乐圈的龙头,但它主要深耕影视领域,在音乐制作方面并没有太多涉猎。
事实上,如果一定要把我的疑惑往前追溯,我更加不明白的是,她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天才,为什么会选择进入鱼龙混杂的娱乐圈?
毕竟,高智商并不等于高情商,她并不适合这里。
但后来我似乎明白了,当一个人看起来可以做任何事时,Ta也许什么都做不了。
哪怕这个人是个天才。
这是一句毫无逻辑的废话。
但这也是我的真实想法。
7岁读完小学,13岁完成所有初、高中课程,并顺利被英国剑桥大学录取,16岁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17岁在即将获得她的第一个博士学位时,突然中断学业,回到中国。
这种几乎只存在于影视剧中的高逼格天才,离我们普通人是遥远的,就像东方地平线上那颗最亮的金星,只能仰望。
苏寒虽然没有天才的孤傲,但却有着大多数天才的另外一个特点——
孤独。
我有时甚至觉得,她从来没有快乐过。
要论证这个问题,也许我们先要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那这篇文章就成了一篇哲学文,而不是小说。
未免这种情况发生,我只好跳过这个问题,只引用一位哲人的话来作为说明。
一位德国的先哲曾说,智慧愈发达,痛苦的程度就愈高,彼此之间成正比。一个人越具有超凡的智慧,越有清晰的认知,他就越痛苦。
这位哲学家,把天才,称为,最痛苦之人。
所以,我有时候不知道该为苏寒身为一名天才而高兴,还是忧虑。
作者有话要说:静悄悄的开了现言新文,预感又会是一篇小冷文。
这篇可以算是《听说》那一篇的姐妹篇,但两者关联不是很大,没看过也不影响。
看过《听说》的妹妹们也不用担心,这篇我不会BE哈。
有兴趣想看《听说》的可以点进我专栏找一下——《听说爱情在梦里来过》
冷得掉渣的那一篇就是了……
第2章
在这个圈子,作为一名新人,苏寒的发展已经足以让很多人眼红,所不能避免的是,她的每一个动作,走出的每一步都伴随着质疑的声音。
如同我上面说到的,签约庄周影视便是其中之一。
这大概还是第一次有艺人刚刚签约经纪公司便引起如此声势浩大的浪潮,甚至有人在网络上发起了抵制活动,在她还未正式踏入娱乐圈之始,就面对让她滚出娱乐圈的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