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寒先是简单讲述了晚上聚餐时的经过。
然后慢慢在电脑上敲出下面这些话:
我一直觉得自己以前的生活和求学经历与我现在做的事情毫无关联,亦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从不认为对网络上的言论有必要做出说明和澄清。
我清楚知道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所以旁人的一些言论无论虚假或真实,并不会对我造成伤害。而既然是有关于我,那对旁人亦应当是无害的。
这是我走进这个圈子之后,一直以来的想法。
但直到发生了今天晚上这件事,我才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我的行为——甚至关于我的一些新闻,都会对某些人产生影响。
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我们无法控制别人对自己行为的解读,但一些误读如果可以被避免,那就是我今天发这篇微博的目的。
所以,我想有些事情我应该说清楚。
我并非高中辍学。
事实上我13岁就已经完成高中学业,并考入英国剑桥大学。16岁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继续在剑桥攻读博士——目前休学中。
我在《新歌声》比赛中所说的休学,即是博士学业的休学。
如果说18岁之前我有什么是最擅长的,大概就是读书。
我的经纪人也只是最近才知道这些在我看来并无公开必要的事情。我很感谢他和公司对我的尊重,因为没有任何人强迫或者哪怕只是暗示我对此作出说明。
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做歌手或者演员。今年我的生活发生了一些重大变故,也许正是这些变故推动我做出了一些不一样的选择。
我不确定我的选择是否正确。事实上它一定是哪里出了错,所以我才会需要在这里做这番说明。
我们的人生不是一道数学题或是一项物理或化学实验,不能坐在教室和实验室里反复验证、求解。
因此我们也就永远不可能确切知道,当下做出的决定是正确还是错误。
这大概就是人生只有一次的悲哀和无奈,我们永远无法保证不出错。
但至少可以尽量少出错。
对我来说,少出错的前提,就是一直对自己的人生保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权。
比如,如果有一天我不想唱歌了,或者发现这个行业终究不适合我,那我随时可以回到学校,继续自己另一段人生。
这样不是很好吗?
……
苏寒缓缓合上笔记本。
这样不是很好吗?
这样是很好。但她当真能做到吗?
少出错的前提,是一直对自己的人生留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权。
她以前确实是这样认为,并且一直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