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重生一九八二 甜饼 1585 字 10个月前

出版社要出版,路阿姨来信告诉她这个好消息,还说会尽量给她争取最好的条款。出版社的意思是想用一笔钱买断,大约在一千五左右。这笔钱放在这个时候可不少,等于是一个普通工人二年左右的工资。

好处是这笔钱不少,坏处是如果这本书卖得再好,也和作者无关,等于是买断给了出版社。而且买断就等于是卖掉了这本书的所有权益,基本奔着一本书的一辈子去的。无论多少年后,作者都不可能再拿回版权。

路阿姨告诉她,还有一种叫作版税,一般只针对比较出名的作者。就是印刷一版给一版的钱,按书本定价的比例来支付。

好处就是如果书卖得多,可以再版那作者就一直有钱拿。坏处是现在的书籍销量普遍不高,很少有书能够再版,生命力可能就只有那么第一版的几千本。这么算的话,这钱就少得可怜了,不如买断来的保险。

版税有具体的年限,一般需要协商,有三年五年的,也有八年十年的。

路阿姨的意思,这两种方式她都告诉她,让她自己选择,不管选哪一种,她都可以帮着争取。

舒雨看着信,觉得路阿姨挺够意思的,不管哪个行业,一个外行人刚闯进去的时候,多多少少要交学费。有个内行人肯给你指点,当真是她的运气。

知道现在出版的收入不会太高,舒雨也没打算靠这本书赚多少钱。

但买断等于是把一本书的寿命从生到死,直接捏在了别人手里。这一点,是她无法接受的。

显而易见的选择版税,至于版权的年限,她选择了三年。

至于会不会因此而导致这本书出版不了,其实这就是一个心态问题。如果舒雨是个希望靠写作成名,甚至还要靠写作吃饭的作者,在讨论合同的时候,肯定处于弱势的一方,只能别人说什么,你应什么,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她没有这方面的担心,换成成语就是无欲则刚。更何况,有路阿姨的话在前头垫着呢,人家愿意帮她争取。

人和人之间的来往,不是你欠我人情,就是我欠你人情。大家的关系就是在一次次欠人情,还人情的过程中,逐渐加深的。

琢磨完这件事,继续往下看信,下头就是路晁的信了,上回舒雨把郑升的事给他提了提。这次回信,他特意解释了几句。

“许然在美国的地址一直没有变过,不是郑升联系不上他,是许然回信明确拒绝他之后,还不断写信去哀求,许然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只好不回。”

果然是这样,郑升根本不知道去美国意味着什么,固执的认为是许然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被许然拒绝之后,还不肯死心。

路晁知道这件事,特意写信给郑升解释现阶段去美国,根本是不现实的想法。如果他真想去美国,无论是自身还是金钱都得有一定的准备,才能再谈到让许然帮忙。

可是郑升却不这么想,他认为是路晁从中使坏,才让许然不帮他。种种言论即狭隘又可笑,让人十分无语。

因为这事说出来只会让人心烦,所以他才没有特意跟舒雨提,没想到,郑升会跑去找舒雨。

又提到他也看了舒雨所写的防骗指南,实在没想到她还有这方面的才能。又说出版社那边看完了稿子就很喜欢,让她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千万别为了出版而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