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好多老式手艺人还在收学徒工呢,学手艺的时候没工钱不说,学成了头几年的收入都得上交给师父,全当是交学费。
丽姐招的人可是拿着工资,免费学着丽姐的手艺,学会了扭头就走,丝毫没有感恩之心,这种人走也就走了,不必可惜。
舒雨在常红心的帮忙之下,五个月做了十套婚纱,全都仔细收在袋子里,打好包,就等着那边来人提货。
黄灵是一刻都不想多待,带着丁妞初三就踏上回程的火车。她说的也有道理,等年过完,火车上的人就太多了,票不好买不说,挤着人没事,把婚纱挤坏了,她上哪儿哭去。
婚纱不重,但体积够大,人多了还真是容易挤坏。舒雨也就没拦着,这头黄灵有亲戚帮忙送上火车,那头丽姐带着人在火车站接他们下车,倒也不怕什么。
京城这头,路晁开着面包车过来帮丽姐搬运婚纱,丽姐带着人将婚纱抬上车,连连道谢:“幸好你来这一趟,不然我们都不知道能不能上得了公交车。有辆车真方便,可惜我们没地儿买去。”
这年头车辆不对私人开放,没有私家车的概念,只有单位能买。但是象这样能装东西的面包车,包括货车等等,都是紧俏的不得了的商品,就是单位买,也得排着队四处找关系才能提到车。
至于出租车,七十年代就有,但当时是国营办的,只针对外宾,那时候的出租车司机比大学教授还牛气。
八十年代初期也开放了一个极短的时间窗口,增加了一部分运营车辆,但对于偌大一个京城来说,无疑于杯水车薪。所以关于出租车辆的开放,现在呼声很高。因为随着老百姓收入的增加,和外来人口的涌入,这已经是切切实实的需求。
“听说过段日子,京城会放开出租车辆的限制,到时候你们就方便了。”路晁说道。
“那可感情好,不过你怎么知道我们今天到。”大过年的,丽姐可不会去麻烦路英,根本没提过接车的事。没想到,路晁也等在火车站台上。
“是小雨告诉我的,反正我有空,开车过来接一下不费事。”
丽姐露出一个果然如此的笑容。
车子直接开去新店,天长地久的新店在年前装修完毕,这段时间丽姐带着几个过年也没回去的店员加班打扫卫生,布置店面。
塑料模特已经备好,丽姐小心翼翼拆开包装,一点明黄色的衣角露了出来,吓了丽姐一跳。
“这是婚纱还是龙袍啊。”还真是一套龙袍鱼尾礼服裙,半斜肩的设计,将腰肢收的极细,再紧紧贴着臀部和大腿,往下则是鱼尾造型,长长的鱼摆在身后,华贵之气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