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重生一九八二 甜饼 1586 字 10个月前

第219章 改变策略

王小红也拿着电影票去换奖券, 当然,主要目的不是中奖,而是要观测整个流程。 首映式当天出来, 上司一句话都没说,她也没心情说话。

不管舒雨怎么胡来,把不相干的事都拼凑在一起, 也逃不掉一个事实,不管是时装发布会,还是首映式,都是成功的。

更不提后续报刊杂志的报道, 无论是影评,女明星的红毯秀,还是时装秀, 以及抽奖,简直如同一场瓜田盛宴,任君采撷。

喜欢追星的, 可以品评红毯秀的女明星, 哪一个风华绝代,哪一个最有衣品,又是哪一个容貌无敌。

喜欢看电影的, 可以看看影评,多半会生出这电影不错, 值得一试的想法。

喜欢时尚的,可以看时尚佳人对于时装秀的点评, 还可以去莉莉丝买买买,满足自己的购物欲。

喜欢凑热闹的,抽奖简直专门为他们而生, 有人拿了奖券回去摆在供桌上,也有人拿了奖券回去用红布包起来。

有人出门就丢了奖券哭天喊地,也有人拿回去被家里人当废纸丢掉,天天都有天南地北的谈资,引爆所有人的热情。

而所有人,都在这场热闹里,知道了莉莉丝,这个品牌一瞬间家喻户晓。趁着热度,时尚佳人杂志还采访了公司的创办人。

两位创办人侃侃而谈,一位出生小镇,拥有裁缝手艺的小姑娘,靠着杂志和一堆书籍自学成才。和一位有海外亲戚,出国留学的少年人,联手创办莉莉丝。从美国开始,一路开到欧洲,最后回到中国。

对于当年的下海热,出国热来说,这个逆向创业的过程,值得反复颂读。一堆出版社来约稿,都想让舒雨出版一本个人传记。

舒雨统统拒绝,她才二十几岁,出什么传记,她可不是被人捧几句,就飘上天的性子。更何况,她自己非常清楚,她从来不比任何人更聪明,只不过是占着重来一次的便利,提前布局罢了。谁要是写书吹捧自己,她第一个受不了。

“我认为,中国人最需要的是自信,我并不觉得中国人比外国人差,无论是智力还是创新能力。我当初之所以将公司开在美国,就是想证明一下,中国人的设计也一样可以征服外国人。国货也好,外国货也好,这个标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商品质量和设计是不是足够好,好到让消费者认可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