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志很快刊登一篇文章,据说是翻译自非洲的报纸,报纸报道了当地一家国有企业,被官员和境外资本家勾结,最终落入境外资本家手中。而这个境外,不用说也知道是美国。
勾结的手法写的一清二楚,境外资本家虽然没点名,但平生履历介绍的一清二楚。最后话风一转,这位最擅长官商勾结的资本家,已经来到中国,不知道是否打算故伎重施。
虽然不具名,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在说谁,心里不由得一惊,不是爱国人士吗?还在非洲干过这种事?
中国想在非洲打听点消息还是挺简单的,以前就是这种事,没人关注,更不会有人将这两者联系到一起。一打听发生是真的,心里的感受立刻不一样了。组长反应最快,立刻鸣金收兵,所谓的官商勾结,就差没点名道姓把他给点出来,还是等风头过了再说。
“什么爱国人士,没钱赚的时候,一个个有多远离多远。现在有钱赚,个个都跑出来当爱国人士。”许然嗤笑,十分看不起这种人。
“人家说的是爱国人士,又不是爱中国人士,他们是中国籍吗?”路晁好笑的很,人家压根不是中国人,所谓的爱国分明就是爱他们入籍的国家好吗?
“也对哈。”许然一拍大腿。
不过就是投机份子,哪里有好处往哪里钻,只要有钱赚,说跪就跪,说爱国就爱国,往哪儿倒都行,麻溜着呢。
所谓爱国人士的份量在有关部门眼里打了个问号,再一看,在中国的手法,确实和在非洲的手法如出一辙。这就令人非常不快了,我们拿你当同胞,你拿我们当肥羊吗?
至于那些被告的小报记者,路晁是动真格的,不登报道歉,就告到底。
一些人认怂,也有一些人认为,所有发家的有钱人都有原罪,他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地方,说不定能被他们找出来,来一个反杀。
外人不知道的事情,还真是挺多的,甚至连舒雨和许然名下的产业也都被牵扯出来。老管见状凑了个趣,“他们名下最重要的产业至今无人曝光,不如我来曝光一下。”
雨露慈善基金会终于走到台前,虽然在这之前雨露就已经是很多地方的座上宾,但很少有人知道雨露和这几个年轻人的关系。
“至今为止,雨露慈善基金没有接受过外界一分钱的捐款,全靠几个年轻人名下公司的利润支撑。不仅建立了上百所小学,还资助了免费早午餐,一些偏远山区的小学还干脆设有免费的住宿。”
“雨露慈善基金还陆续建立了上十家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没有一技之长的待业青年和下岗职工。并且积极联系厂家, 就业。”
“还给数个有优势资源的产地牵线搭桥,寻找投资商到本地办厂,将农产品加工成更有附加值的产品。增加就业的同时,增加当地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