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我一生圆满……没有什么好难过的。”

剩下的半句话,哪怕杜云歌不用说出口,和她心有灵犀的薛书雁也能感受出来:

那不是杜云歌自己落的泪,是她为杜抱琴而落的。

——人人都说悲歌可以当泣,原来真真不假。

这份手稿上虽然只有悲歌这一首曲子,可是厚度却和另一本没什么差别,归根到底,还是里面记载了一些只能给妙音门自家人看的事情:

那是杜抱琴和楼西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年岁里,唯一一点不能记载于史册里的东西。

如果这个消息传出去的话,只怕天底下所有的史册都要重写了,无数史官们都要以头抢地,大恨为什么自己没有第一眼看到这份手稿,而学者们围绕着昔日的女皇为何终身未婚、她针对妙音门的种种举措究竟有何深意的讨论,便也可以在这份手稿里记载着的真相下,画上一个句号:

如此种种,皆因杜抱琴与楼西月曾为眷侣。

当年还不是妙音门门主的杜抱琴,遇到了在宫中郁郁不得志的帝姬楼西月。

那是何等命中注定的邂逅。两人一见如故,再见倾心,一方甚至不用将话语说出口,另一方便完全明晓她的意思;仿佛她们生来便是为彼此而生的一样,不管是从脾气到志趣再到学识,没有一处不匹配,没有一处不相投。

既然是意气相投,便能互相成就。

她们之间的相互成就到了什么地步呢,甚至杜抱琴在每晚夜探皇宫的时候,随手写下的曲子,便是后来天魔妙音第一首“归雁”的主调;而楼西月为杜抱琴做出的努力,终于惠泽至今,那便是眼下,同性亦可互结的法律的雏形。

两人甚至曾并肩作战,联手御敌,将来势汹汹的胡人大军最终拒之中原之外。经此一役之后,胡人死伤惨重,再加上一代明君楼西月法令得当,曾经嚣张得恨不得用铁蹄将整片中原大地都踩在脚下的胡人们,数百年过后,都再不敢像以前那样,大张旗鼓地入侵中原。

而身为杜抱琴和楼西月两人定情信物的九霄环佩,便也是在那场战争中遗失的。

九霄环佩遗失之后,杜抱琴本就在战场上劳心劳力,身体受损,眼下更是不能轻易动用天魔妙音了。朝中本就不看好她和楼西月的大臣们便联手进谏、以死相逼,以天下苍生与楼西月的皇位要挟,把杜抱琴生生地逼回到了忘忧山上,从此终身再未曾下山一步。

而楼西月唯一能做的反抗,她在权力倾轧之下唯一能够为杜抱琴做的事情,便是从宗室中领养了个男孩儿立为太子,同时推行通婚法令,终身未婚。

杜云歌这才反应过来,在七绝峰下面的那个山洞里的房间,它的另一个主人是谁——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会无别离。

两人之间留下的、唯一一点联系,便是刻在山洞里的那个小小的标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