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页

沈父曾说,他努力赚钱,就是希望两个孩子长大后,不用像他年轻的时候,起早贪黑的工作。

可随着沈家的生意越做越大,沈家夫妇发现,哪怕他们满足了儿女们的物质需求,孩子们还是不能无忧无虑的生活。

比如——

阿筝八岁,阿笙六岁那年,跟着沈家夫妇参加一个商业晚宴,那是个很大的聚会,许多人携家带口出席宴会。

大人们有大人们的社交,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社交。

沈家兄妹,向来是圈子里的“孩子王”,但那次活动却表现的异常沉默。

沈母私下问女儿,女儿不说,又问儿子,儿子没沉住气,哭哭啼啼地说出原因。

“一开始都好好的,后来,他们知道我和妹妹不会英语,他们就不说中文了……妈妈,我讨厌他们,我再也不去了……”

沈母心疼极了。

她忙不迭的安慰儿子,哄儿子说,“对不起,妈妈再也不让你们去了”。

没想到第二天,女儿主动找到她,“妈妈,给我和哥哥,找一个英语老师吧,我还想学钢琴,哥哥也要学……”

沈母心疼又无措,她问六岁的女儿,为什么要学这些,是不是还在介意宴会上发生的事情。

那时,年仅六岁的阿笙,掰着胖胖的手指,无比认真地说道:

“爸爸妈妈生意越做越大,我和哥哥不可能躲一辈子,我讨厌插不上话,哥哥也不喜欢……”

女儿红着眼,声音一哽一哽的,“妈妈,我一直都是最好的。”

是的,她的女儿,一直都是最好的,为了这个“最好”,她付出了异常艰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