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他其实有一些没有说出的话。

如果他没有找到人帮他的话,他可能会亲为己的家人报仇。

我突然有些唏嘘起来,:“我们能转一个大圈此见面,也许就是安排好的呢?”

“你说对。”

浅井成实从背包里面拿出一封信,递我说:“这是你们要的信件。”

他向我的时候,继续说:“其实这封信是人交我转寄的,说是一个心理实验。信不拘内容和形式,主要是要有转寄的行为。这个实验很简单,就是把信件转到你认识的最有可能遇到一名叫做楚和的心理医生手上。我也寄了六封,除了我认识的医学院前辈之外,因为河内小姐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也想参与,我就把其中一封寄她了。”

我这听下来,不就是米尔格兰姆的六度空间理论的实验吗?

上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曾设计了一个连锁信件的实验。他把信件随即发送到了一部分人的居民。他的设计中,有个最后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实验的终点,那就是信件到了唯一一个指定波士顿股票经纪人手上,就算完成。所有参与的人都不需要认识这个股票经纪人,他们要做的情就是把信寄己觉最有可能认识经纪人的人即可。

通过这个实验,米尔格兰姆到这么个结论——世界上任两个人的认识过程,最多只需要经过六个人。

是设定这个实验的基础是,最后的终点应该至少是知且参与实验的人,这样才方便实验设计者回收和统计数据。

明显这个实验的终点是我。我完全不知有这件,我平时也不会去理会不认识的人的信,谁要对我做这个实验?做这个实验对那人有什么好处?我也不会汇报结果那人。这个实验就是个失败的实验。

我其实并不想知是谁把我设置成最后的收信人,浅井成实已经开口说:“我是最开始的第一批。当时因为说是研究所的实验,很多人就抱着好奇和兴趣参加了。我和其他医学院学生的反应一样,知这是什么实验,所以都尽可能把信件寄认识心理医生的人。不过我也没有想到我会海岛里见到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