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你这么讲也行。”樫村忠彬似乎觉得改变不了我的想法后,直接说道,“那你怀疑他之后,不是应该要有证据吗?证据是什么呢?”

“没有证据。”

尸体因为遭到破坏,所以无法确定死因。再加上,公寓管理混乱,三教九流,监控也并没有工作,所以根本没有可以取证的目击者,更别说讨论不在场证明。

“那你怎么知道对方是凶手?怎么抓他的呢?”樫村忠彬好奇起来的。

事实上,我并没有想抓公寓管理员。正因为借助了警察的帮助,我才更有理由去调查外守一的存在,并且进一步掌握他的过去背景和家庭工作情况。如果他只是受害者之一,我就不能去正大光明地借助警察的资源。所以,我并不打算直接说出公寓谜案凶手的身份。

同样的,为了不让这个凶手怕自己的罪行败露,趁机会逃跑,我借着这个凶手可能因为告密公寓里面住着泥参会成员的事情,把他带进了证人保护计划之中,随时都有警察保护着。与此同时,因为警察的目标都集中在外守一身上,一定程度上让对方安心下来了,也不会想着自己要逃跑。

只要不刺激的话,他就不会随便采取其他的活动。

这些想法就不必要告诉其他人了。

“握手让我开始对他产生怀疑。除此之外,凶手采用了猫来啃食身体的方法,并且还将屋子各处的指纹痕迹都清扫干净,所以到公寓之前,我就已经在想两点内容:1凶手本身就是与猫比较熟悉的人;2凶手有要清理现场的理由。当然,当时判定是屋主死的时候,有人解释清理现场也许是因为屋子刚好做了大扫除之后,就猝死了。这是可以说得通的。只是就算是犯罪者,他们也有自己的舒适区(fortable zone),这个舒适区很大的程度是与他的习惯相对应的。”

“屋主对猫过敏,那么他本身就不会靠近猫,就算了解猫的习性,就算知道此地不宜久留,就算他就是必须要死遁,他也不会选择用猫来处理尸体,这跟通用手法相悖,甚至会让人觉得复杂。”

樫村忠彬问道:“什么叫做通用手法?”

“比如说,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