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不是。”

中原也在赤司的话里面恢复了理智。

这个时候, 在客厅和其他人玩大富翁的小夏目也从门边露出头来。只见他皱着眉头,小表情上带着担忧的神色,问道:“你们吵架了吗?声音好大。”因为织田表现得太四平八稳,夏目原本在咖啡厅里还在担心,现在也觉得这件事情应该不是大问题。再加上,司瑛士来得正是时候,被大家哄着的夏目心思又被转去「晚餐和甜点」上。

“不要吓到贵志。”织田压低声音对两人道。

中原调整了脸上的情绪,朝着夏目的方向:“不好意思,打扰你玩游戏了。”

“没事。”夏目摇了摇头,盯着织田的表情丨欲言又止,但在织田开口前又重新跑回客厅里。

看来还是被听到了一些。

只是怕引起织田的担心,贵志才不提的。

赤司瞳光闪了闪,拉着中原的手腕继续说道:“总之,你不要急。有这精力去想怎么给织田作出气,倒不如想想要怎么证明他的清白。你那篇文章看完了吗?”

“只看了一半。”中原老实地说道。

赤司先给中原塞了一本杂志,让他好好看看里面对方的攻击点。

这个抄袭事件最关键在于时间前后的顺序。汐见美实是在《子守歌》正式以连载形式发表之前,就写了同题材的《风中童话》,而涉嫌抄袭的是《子守歌》扩充后的故事逻辑链,其中部分次要角色的人设,以及单元剧中个别角色的描写。

也就是说,《子守歌》在未扩充内容前,有些角色人设差不多,但是因为整个故事内容没有充实,所以只是觉得雷同。经过扩充之后,《子守歌》与《风中童话》的相似度达到了「抄袭」的程度。

先来说说,《子守歌》原本的内容是什么。

《子守歌》原本是被人认为是独立的故事,主角「我」是旅客,在旅行过程时听故事的人,类似于《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叙事形式,每一个停歇点,每一首开头的歌谣都相当于一个新故事的开始。但在第八周的连载开始,文章前面的伏笔慢慢浮出水面,这才揭晓整个故事原本的样子。虽然之前有人已经可以猜测出来,但是在倒数第 二 章,文章正式给读者揭晓每个旅程里听到的故事的主角都是「我」本身,最后一章是主角给其他人讲故事。

这是典型的圆形叙事结构——表面上写着一些与「我」无关的事情,但每个事件都留着线索,随着主角的不断旅行,读者更深地了解到这个角色的时候,文章的叙述也渐渐一轮又一轮,不断地缩小谜团,直达圆心。

从读者反应来看,这已经是结构完整,内容充实又精彩的故事。但是织田在出版单行本的时候,他又扩张了故事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整个故事线从「旅行冒险」转向「反乌托邦的革命叙事」,主角从传奇式的冒险人物变成了圣徒式领袖,在最后一章,他倒叙自己的故事,揭开了所有故事发生的真相,他孑然一身踏上漫长旅程的原因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