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另一种薪火相传

他是说了全速前进不假。

姚思廉确实也说了无须顾及他不假。

但这并非就代表士卒可以毫无保留地策马狂奔!

谷登云来不及细想。

一路策马狂追,好在,其座下战马为全军最优之马。

不一会儿的功夫,两百余人彻底停在了路边。

谷登云快速翻身下马跑向马车。

尚未抵达之际。

姚思廉便已然摇摇晃晃地自车厢内走出。

不待谷登云开口致歉,姚思廉哇地一下猛地吐了出来。@*

谷登云面色一红,待姚思廉吐过之后。

急忙带着驾车士卒走上前来,深深地抱拳躬身行礼致歉。

姚思廉缓和了好大一会儿,这才微微摆手道:“谷百户无需如此,是老夫要求全速前进来的。”

“终究是老夫高估了自己,此事怨不得你们。”

见姚思廉并未真的生气,谷登云心中不由得微微放松。

再度致歉几句,马车再度缓缓前行。

只不过,这一次的速度不快不慢,保持在一个刚刚好的界限。

既能在天黑之前抵达驿站,又不至于让姚思廉过于颠簸。

......

随着时间的推移。

姚思廉等人最终还是在天黑之前抵达了第二处驿站。

驿站外。

闻得马蹄声传来的驿长早早地带着驿丞与一众驿卒恭候在外。

待见到来人身周足足有两百骑卒拱卫,霎时间自驿长往下,无不正襟衣衫。

姚思廉方一走出车厢。

众人便在驿长的带领下拱手行礼,恭身问好。

其无论是驿长、驿丞,还是那最普通的驿卒,言行举止间皆未有丝毫失礼之处。

无他。

毕竟此地是长安城的官道。

旱灾彻底失控之前,此地每日里不知要接见多少外地赴京之官吏,番邦朝贺之使节。

姚思廉定了定神看向此地驿长。

过百年岁,头发略有些花白,但整个人却异常的精神抖擞。

身着一件藏青色长袍,虽不华丽,但却异常的整洁。

一言一行间更是充满了不卑不亢,尽显大国风范。

就在姚思廉打量众人与驿站之际。

此地驿长再度行礼道:“敢问这位大人可有文书与牌符。”

随着朝代的更迭,驿站这一底层机构亦是愈发地完。

善。

无论是借宿驿站,亦或者向驿站要人、要马、要物资皆需要出示文书与牌符。

待其验证留存后方可使用驿站。

为保护驿站,大周朝甚至特意修订了邮驿令。

姚思廉回过神来,不慌不忙地自怀中掏出文书与牌符。

驿长双手接过文书与牌符,随即将牌符转交给身旁的驿丞,由其负责验证与留存。

而其本人则细细地查看起文书。

不一会儿的功夫。

驿长双手恭敬地将文书与牌符转交给姚思廉。

面色一正,躬身行礼道:“祭酒大人,方才职责所在,若有失礼之处,卑职于此向您致歉。”

姚思廉伸手接过文书与牌符,轻笑道:“驿长何出此言,查验文书与牌符本就是驿站职责所在。”

闻得此言,驿长不由得放松下来。

随即将众人恭敬地请进驿站。

原本昏暗地驿站,随着众人的到来,逐渐地明亮起来。

姚思廉略显诧异地看向身旁驿长。

要知道,众人抵达之前天色便已然昏暗了下来。

可烛光却是在众人抵达之后才逐渐的亮了起来。

驿长面色暗红了起来,低声如实告知到:“祭酒大人有所不知,随着关中大旱的爆发,驿站已经足足三个月未曾领过一粒俸米。”

“就连这蜡烛,也已然所剩无几,平日里若是无人到来,我等此时便已入睡。”

黄昏时分入睡?图的什么?

自然是为了图节省下一些蜡烛,用以关键时刻。

姚思廉重重叹息一声,随即缓缓前行,边走边低声说道:“此番吾等出长安城时便已备足了沿途所需干粮,驿长稍后命人送些清水即可。”

驿长闻言不由得深深低下头去,天色本就昏暗,如此一来更是无人可看清其面色。

姚思廉只闻的一道微弱的答应声。

手持一盏蜡烛,缓缓走进了驿长为其准备的房间。@*

姚思廉呆坐于床榻之上,双目失神地望着床榻旁微弱的烛光。

片刻后。

姚思廉深深地叹息一声,随即熄灭了蜡烛。

长安城周边灾情已然得到了初步的缓解,但天知道什么时候关中地区才能恢复以往的通商。

此时能省一些,便为他人省一些吧。

不一会儿的功夫。

房门被人自外叩响。

“门没锁。”姚思廉的声音自幽暗的房间内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