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县令请客

秦斯觉得有些新奇,“哦?老师要带我去应酬?不知道见的是什么人。”

“本县城的县令,陈愈。”董夫子给秦斯简单说了下。

原来陈愈是个穷学生出身,所以很看重寒门学子,有时候会举办一些读书人之间的聚会,由他牵头,城里的夫子学生们参加,大家一起吃吃饭,交流下最近都学了什么。

秦斯了解过这个时代的科举制和省市划分后,就觉得这个县是那种很典型的高考大省。

人多,经济发展落后,科举考试竞争力很大,资源也落后。

秦斯曾经跟董夫子了解过,考进秀才的难易与各县的学风密切相关。

每个县的秀才都有定额,大县三四十名,中县二十余名,小县十余名。

在此基础上,如果学风浓厚,应考童生多,那难度就大,反之就容易。

如果当地自古以来尊儒重教,每考童子军多达三四千人,录取名额仅二三十人,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若当地每次应试人数不足应进秀才之额,只要试卷文理通顺,考中希望很大。

而本县,就是前一种,虽说数量没有三四千这般,但也很多。

“你不用担心,县令大人为人也算正派,爱惜人才,你只当过去听课长见识,其余的话不要多说。”董夫子认真告诫。

“是,学生懂得。”秦斯点点头。

低调,有言道枪打出头鸟,文人相轻,更何况他是个两次考不中的,到了那不被嘲笑就不错了。

“这种聚会也可以携带女眷,你家娘子要不要一起带过去?”董夫子又咳了声问。

秦斯眸子一亮,掷地有声,“好啊!我现在就去找我娘子!”

青年乐颠颠跑出去,跑到摊子上,把唐绾吓一跳,“怎么了相公,是不是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