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如今的情况,分明不是什么简单的边陲小国能够概括的。这年头,能做高僧的人,可都不是什么文盲,一个个都是有着较高的知识素养的,往来的人,许多也都是王公贵族,一些高僧还曾经游历天下,对于如今中原各国都有一定的了解。
这种天下纷乱的情况,佛门也很着急,他们可不希望回头天下一统,结果上来的是个对佛门没好感,就等着从和尚们口袋里头掏钱的主!因此,他们其实也在暗中观察,寻找什么人能一统天下。
虽说现在看来,大唐占据了优势,但是劣势也很明显,藩镇林立,如果说对当年的大唐,这些藩镇大概也就是想要做一方土皇帝,生不起什么取而代之的心思。但是,只是自从朱温干掉了李唐皇帝,自立为帝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这就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局面,一个个都起了心思。
哪怕李存勖喊着自个是继承了李唐,但是,那些藩镇名义上臣服,心里头却是不认的。你一个沙陀人能当皇帝,我们也能啊!
这也叫中原震荡,这会儿局势还没有明朗,谁也搞不清楚,到底谁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佛门如今就觉得很尴尬,他们想要下注,问题是找不到潜龙,谁看起来都像,但是仔细一看,又都不像!
如今跑到大理一看,原本以为是个世外之地,结果一瞧,这边赫然也是一派帝王之姿。
大理如今的情况,比起其他地方来说,优势实在是太大了,易守难攻,而且后勤很充足,毕竟,这帮和尚在知道大理就算是普通百姓都能敞开肚子吃白米饭之后,一个个都无语了!
要是大理能让天下百姓都吃饱肚子,那么,只怕一个个都要望风而降吧!
不过也有个问题就是,太安逸的环境,会让人失去进取之心,南北朝的时候,从东晋开始,一个个就喊着北伐,结果到头来怎么样呢,杨广轻而易举地就带着兵马攻下了南陈,结束了南北分治的局面。
这帮和尚一番踌躇之后,直接写信回自个宗门求援去了,别的不说,大家得有个差不多的主意啊,万一段思平真的有争霸天下之心,他们也得思量着看看要不要赶紧上船才行!
就在一帮和尚在那里等着回复的时候,已经有几个道士顺流而下,从蜀中入了天南,四处游历起来。
自从蜀中的一些商人带着大量的金银跑到大理投资之后,就有不少人注意到了大理,不过一般人其实也不放在心上,大家自个的地盘都管不过来呢,谁去管天南呢!
尤其,大理又不是什么软柿子,蒙氏当政的时候,安史之乱之后,蒙氏就多次有趁火打劫之心,可惜的是实力不足,等到后来,大唐也衰落了,蒙氏自个也差不多陷入了内乱之中。
两川节度使对于天南的情况不闻不问,横竖大理直接递了国书跑到洛阳朝贡,这算是藩国了,因此,他们也不好随意打探,免得弄个里通外番的罪名,回头又是说不清楚。
而道门,却是嗅到了其中的机会。
在李唐一代,道门一直生活得比较滋润,李家为了给自家脸上贴金,将老子李耳认作是自家祖先,对道门自然极为亲近,道门的袁天罡,李淳风等人作为道门在外头的代表,每次也都站对了队,因此,道门愈发显赫。
可是,等到李唐衰落之后,情况就开始不一样了,大家都朝不保夕的时候,就算是信奉道门,也带不来什么好处的。道门如今还是有节操的,不会去忽悠皇帝自个会什么撒豆成兵的功夫,随便一个法术就能呼风唤雨,一举退敌。甚至,道门在武功的杀伐上头,还比不上佛门,道门的武功重于修身养性,延年益寿,论起保命的本事,那绝对是杠杠的,但是要让一帮道士化身什么剑仙之流,如同三国那会儿的张角他们三兄弟一样上阵杀敌,那真是难为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