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秦狮 苍策九歌 1475 字 2022-10-16

“帮将军做个决定,”利轻笑一声,“想要那么轻松的丢掉我们,自己一个人远走高飞,那可不行。”说着,他跟随白舒的脚步朝外面走去,“将军可是我们认定的主君,那个什么赵迁可没那么大的脸面,让我低头给他盖被子。他不行,秦王更不行。”

莽啊了一声,还未继续追问就瞧见自己的同僚们三三两两的一并追了出去,他挠了挠头不解的跟在了最后,一边走一边嘟囔:“盖被子?这是什么破比喻?”

白舒走到正门时,军营的大门是紧扣的。瞧见了迎面走来身着常服的将军,不知为何守在门里侧的小将,显然是松了口气的样子:“将军,您可来了。”像是看到了救星一般,他的手搭在了门内的扣锁上,“您快劝劝吧,我们之前劝了都劝不走。”

“劝不走?”白舒略带好奇的侧头,看着被小将和其他人拉开的大门,而随着大门拉开,入目的场景让他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后腰却被一双手顶住:“将军啊,”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的利声音很轻,“上前去听一听吧,”带着笑意和欣慰,“这是雁北的声音啊。”

冬日的天黑的很早,因为和副将们商讨了雁北下一步布局的缘故,太阳早已经沉下多时,而大门拉开后,入目的是密密麻麻,一眼看不到尽头和边际的火把与百姓,他们三两成群举着火把或者提着灯笼,在黑暗中静立在雁北的军营之前。

安静的可怕。

白舒只觉得头皮发麻:“你们怎么不早通告于我,”他看着人群中的老少,“如今天这么冷,叫他们在外面等着算是什么”

“将军莫要责怪于他们。”为首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身侧也都是与他年纪相仿的老者。

白舒认得他们,只因这些老者多是看着他长大的,是当年与廉颇一同来边的那些士兵中,少数活到现在的了:“是我们不要他们进去通报的。”老人摇头,“将军若是要怨,便怨我们就好了,怪罪不得他们。”

白舒垂眼看着门外的人山人海,无声以对。

“少将军啊,”他已经很多年不叫这个称呼了,当年靠着他们才能劝服雁北官员的少年,当年被风吹得来回摇晃的幼苗,如今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若是老将军能看到如今的雁北,一定会为您的成就感到骄傲吧。”

眼前骤然出现了于邯郸时,廉颇那毫不留情的反手一刺,还有他下意识的反击。

白舒的眼睛一颤,却听那老人满是欣慰的继续说道:“这些年,是我糊涂了不中用了,将军心仁不曾怪罪,老朽却不能不自省。”他将举着的火把递给了身侧搀扶他的青年,“当年老朽是为了赵国来到这里的,从未想过有一日会将家人接到当年混乱不堪的雁北之地。”

“将军这些年不曾责怪,可老朽却不能不自省。是老朽糊涂了,如今的雁北,是您一手扶持到现在的。雁北的风骨,雁北的平安,雁北的骄傲,都是您亲手带人一寸一寸打出来的。与廉颇将军无关,与老朽更无关。”

“有您在,才有如今的雁北。”他深吸了一口气,“从蛮夷手中救了雁北的,不是李牧将军,不是廉颇将军,更不是我们这些已经入土的老东西。是当年随着他们一同入关,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我们都不曾看得起,甚至都不是赵人的您。”

“您言重了。”白舒的右手活动不便,倒不耽误他用左手反手打开利顶着他后背的手,“这都是分内之责,没什么辛苦的。”没了赵利,白舒顺利的向后退了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