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夫妻恩爱就好

康熙看了他片刻,忽然对南姝挥挥手,示意她和其他人退下。

南姝看他们这神色,知道他们说的事情应该是国事,便立马应声与梁九功,青锁等人退了出去。

房门阖上,屋内一片安静。

“撤除禁海令,开放海禁?”

康熙重新看向胤禟,神色已多了几分严肃:“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其实禁海在前朝时期就一直存在。

后来大清掌舵天下,因为台湾郑氏这股反清势力一直在海上作乱,顺治爷为压制郑氏,也做出了下令实行海禁的举措。

为的就是稳固大清的统治。

如今台湾刚刚收复,郑氏余孽是否还会作乱都未可知。

而胤禟却在这个时候提出撤销禁海令,恢复海上贸易的建议。

这实属是一个没必要且冒险的举措,所以康熙非但不同意,还严厉驳回了他的上奏。

却没想到胤禟还没放弃,今日更是自己的封赏都不要,只为了这件事。

“皇阿玛,儿臣以为,现在正是解封禁海,发展海上与外贸易的最好时机。”胤禟说道,

“如今我们刚收复台湾,海岸两边局势尚未稳定,而解除禁海非但可彰显我朝的国威,同时也能体现我朝体恤百姓之意。这对眼下还处势未稳的海上局势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开端啊。”

康熙沉思不语,但明显态度已有松动。

“禁海本是为了统一和大清的长治久安。”胤禟继续说道:

“现如今经过您多年的苦心谋划,三藩已平,台湾已收,天下已成统一之势。所以眼下,我们大清的重中之重便是经济。”

闻言康熙抬眸看定胤禟,眼中露出认同之色。

经济强国也是安邦之举,这个道理他自然懂得。

胤禟:“这个时候开放海面,连通与外贸易经济,非但能促进经济,还能让海边百姓从此有了谋生之路,这岂不一举两得?”

康熙知道胤禟想来擅于经商之事,对经济这块也素来都有着敏锐的触觉和独到的看法。

“你这个建议出发点是好的,目光准,也有魄力。”康熙看着他,忽而笑了一声,指了指他,道:

“就是太过大胆了,有点剑走偏锋。”

康熙不是不认同他的看法,只是他更偏向求稳。

站在一国之君的位置上,他的想法和决策自然不能有胤禟的这种狠劲。

毕竟他的每一个决策牵扯的都是国家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