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欲惊扰众考生,永嘉帝留意看了看试卷上的名字。
“林明安”?他蓦然记起来了,这不正是他新封赏的林清儿子的名字吗?就是这俊美淡定的年轻人,提出了‘晒盐之法’?
永嘉帝深深看了林明安一眼,从他考桌前离开,去别处巡视去了。
殿试之后,贡生们并不出宫门,当天就要定下名次。考官们恭恭敬敬地呈上阅卷结果,永嘉帝留心注意了林明安的名次,排在第四十七位。
他不动神色地审阅了多位士子的试卷,最后定下名次时,他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贡生林明安的名次就调制至第十名。永嘉帝对这幅度颇大的调整的解释是:林明安的答案颇有新意,文采在其次,提出的是实在的解决方案,眼下朝廷需要是是这样的实干人才,林明安可以作为典范。
第十名和第四十七名排名虽有先后,但实质上差别不大,都是二甲进士,又不是一甲和第四五名传胪那么要紧,也就无人再提出反对。戴权注意到这情景,心中想着,看来皇上对这林明安是另眼相看呢,此人不可得罪
名次已定,考中的进士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恭立□□前听候传呼,然后与王公百官一起进太和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
执事官将榜案放置在丹墀御道中,一干进士们尽皆跪下。一干人便屏住呼吸,只等最后一刻。
......
“第二甲第七名,叙州贡士林明安,赐进士出身!”执事官洪亮的声音再次响起,林明安猛地抬眼向上望去,又恭敬地垂下头来,掩住嘴角的笑意。
都是二甲,名次前一些,后一些,并不要紧。但从杏榜上排名六十六,进步到二甲第七名,是有些出乎他意料的。可以判断出,这是永嘉帝调改了他的名次,只有永嘉帝有这个权力。
也许是试卷中自己提出的意见,引起了他的注意,殿试时候他立在自己身边看了好一会;也许是献上晒盐之法后,自己入了他的眼?
无论是哪种原因,对自己来说,就是好的开始!
林明安想着自己前两日已经准备好的东西,微微笑了。
.:,,.